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控量测技术在通渝隧道出口段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重庆通渝隧道是“八小时重庆”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集涌水、岩爆、瓦斯、有害气体、塑性变形、高应力于一身,是典型的复杂条件下的长大公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了新奥法监控量测指导施工,通过开挖面地质素描、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锚杆轴向力、喷层应力、格栅拱架压力、围岩内变形、二衬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与否的参数的跟踪量测,并及时将量测数据的散点、回归图等处理信息反馈给施工,以了解隧道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情况及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实践证明效果可靠,隧道出口段掘进已突破l500m大关。  相似文献   
2.
近水平沉积岩层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元至巴中高速公路某隧道左线近水平沉积岩层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的观测数据,按照围岩级别和达到收敛位移总变形80%和90%的时间,通过对Ⅳ、Ⅴ级围岩段典型监测断面初期变形数据的数理统计和分析,得出了该隧道近水平沉积岩层围岩的变形特征和回归方程,并据此算出了与现场吻合程度较好的该隧道近水平沉积岩岩层隧道Ⅳ、Ⅴ级围岩总收敛的均值及满足二次衬砌要求的时间均值.最后介绍了位移加速度判据在评价该类隧道围岩稳定性和确定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时间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赣龙线山尾旗隧道施工为例,简要介绍了新奥法的施工程序,包括超前支护、初喷、安设中空注浆锚杆、注浆、挂钢筋网、立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及监控量测。新奥法强调超前支护和监控量测,目前已普遍应用在各种公路和铁路等的隧道施工中。  相似文献   
4.
地下工程全粘接砂浆锚杆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奥法”设计施工的地下工程支护中,全粘接锚杆数值模拟计算进行了研论,推导了全粘接锚杆与围岩有限元耦合计算公式,并结合某公路隧道设计采用所论方法作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渝隧道围岩收敛位移量测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渝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集涌水、岩爆、塑性变形、高地应力于一身,是典型的复杂条件下的长大公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了新奥法监控量测指导施工,特别是围岩收敛量测,并及时将量测散点的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将得出的信息反馈于施工,以了解隧道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重点介绍了通渝隧道围岩收敛量测的方法及其数据回归分析的原理,并对量测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通渝隧道一般在开挖后35 d左右或围岩的当日变形速率小于0.1 mm/d起,隧道围岩变形即进入基本稳定期,并且当围岩变形都达到最终变形的80%以上,可进行二次衬砌,即二衬的合理时机为开挖后35 d左右,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为类似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监控量测技术在乔庄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对济邵高速公路乔庄隧道的拱项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喷层应力、钢拱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与否的参数进行跟踪量测.量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30d左右,围岩基本上趋于稳定,应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隧道洞口的地表基本没有沉降,说明浅埋段采用管棚注浆技术是适宜的.通过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及时的指导施工和修改设计,成功避免了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卫东  何晖 《科技信息》2011,(7):I0271-I0272
回归分析方法可以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方案变更提供有效的指导。本文以茶镇隧道拱顶沉降的实测数据为基础,依照新奥法施工中岩体开挖变形的时间效应原理,利用数学方法对拱顶下沉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后期设计修改与施工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以后隧道的设计、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风险分析与施工量测体系相结合,对致险因子进行识别,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量测项目的权重,进而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合理的隶属度函数,对具体的量测数据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权重分析和赋分体系得到综合风险指数,从而建立山岭隧道新奥法NHTM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将量测数据量化为单一的动态风险指数,并随着隧道开挖和量测的进行对施工风险进行动态评估.该动态风险评估体系在保阜高速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隧道施工特点及施工人员心态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初期支护的规范化施工,重点是围岩开挖中的超欠挖控制及初期支护“新奥法”施工。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中梁山隧道西段现场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该段围岩变形的条件和规律,并对各类围岩的各测线进行了量测数据回归分析,导出了各类围岩的稳定性判据,给出也最佳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