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偏振态变换的群论描述:变换矩阵与群论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无耗和部分损耗偏振光系统的3种计算方法--Jones矩阵、Mueller矩阵和Poincaré球与二维特殊酉SU(2)群、三维实特殊转动正交SO(3)群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二向色性或圆二向色性与Lorentz变换群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了可用群论作为偏振光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精确测试组合波片的椭圆率角,提出了一种基于Mueller矩阵的椭圆率角测量方法.建立了组合波片的偏振模型,通过测量其Mueller矩阵,利用非线性拟合同时获得相位延迟、快轴方位和椭圆率角3个参数,并利用Mueller矩阵椭偏测量系统分别计算测量了λ/4和λ/2组合零级波片,结果表明基于此方法的拟合误差在0.004以内,椭圆率角和快轴方位角的测量误差为0.11°,相位延迟的测量误差为0.22°.通过本方法还发现组合零级波片的椭圆率角和快轴方位随波长震荡,λ/4和λ/2组合零级波片的震荡幅度分别为1°和0.4°.本方法适用于任意组合波片的椭圆率角测量,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3.
基于米勒矩阵的水下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在浑浊介质中利用物体的米勒矩阵进行目标识别的技术。米勒矩阵的16个矩阵元可以完整的描述物体的偏振信息,基于各物体不同的偏振特性,不同物体有不同的米勒矩阵。可以以物体退偏特性因子或其中一米勒矩阵元作为灰度值得到一幅图像,利用图像的均值、标准差、信息熵和方差对图像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较大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退偏陀螺干涉的实现过程,对干涉型全光纤退偏陀螺退偏过程、偏振控制、双折射现象进行数学描述,完成了全光纤退偏陀螺模型的设计,得出了退偏陀螺元件的弥勒矩阵.使用偏振光学矩阵分析理论,进一步对退偏理论、退偏器的设计、退偏技术的实现、退偏器的精度对退偏陀螺性能的影响等进行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5.
Mueller矩阵偏振成像能够全面表征被测样品物的偏振信息,从而成为获取被测样品内部微观结构信息的重要测试方法.利用双旋转波片原理搭建了后向散射Mueller矩阵偏振显微成像系统,并结合新的数据处理算法实现对各向异性植物组织的Mueller矩阵显微成像.针对植物样品的Mueller矩阵的二维分布图像及极化参数图进行分析,并在不同时间进程下通过观察各极化参数图对植物样品的变化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强度成像,Mueller偏振参数成像可以更加灵敏地反映被测样品的微观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6.
典型粗糙表面的退偏振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讨论典型粗糙表面对P偏振入射光的退偏振能力,运用斯托克斯矢量-密勒矩阵方法描述光波偏振态的变换过程。在P偏振入射光的情形下,推导了典型粗糙表面密勒矩阵中各元素测量的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标准典型粗糙度表面和典型目标表面密勒矩阵的M11/M00值,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程度的增大,M11/M00值逐渐减小;金属目标的M11/M00值高于0.61,迷彩布、木板和水泥板等目标的值低于0.3,金属目标和其他目标对P偏振光的退偏振特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择无需用氯甲酸乙酯作原料的邦迪-缪勒法和柯特斯法进行牛磺胆酸钠的合成研究。从工艺条件、产品纯度和收率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邦迪-缪勒法的某些操作,特别是第三步反应及第四步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使产品的纯度及收率明显提高。结果表明,邦迪-缪勒法较柯特斯法更适合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扭转椭圆双折射光纤的Mueller矩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导出由光纤双折射参数、扭转速率表达的扭转椭圆双折射光纤的Mueller矩阵。Mueller矩阵具有实二重简并的本征值1,求得对应的本征矢即扭转椭圆双折射光纤本征偏振态的Stokes矢量。偏振方向沿光纤特征方向的线偏振光输入,将得到偏振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输出。还讨论了扭转椭圆双折射光纤的椭圆偏振器等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Polarimetric scattering from inhomogeneous random media of non-spherical scatterers under a pulse incidence is studied. The time-dependent Mueller matrix solution of 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 for layering random media is derived. Co-polarized and cross-polarized bistatic and back-scattering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shape and intensity of polarized echoes well depict the inhomogeneous fraction profile of random scatterers. Its functional dependence upon the fraction profile, layering thickness, and other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 This technique is applicable to reconstruction of inhomogeneous fraction profile and inversion of the media thickness  相似文献   
10.
求得由光纤长度、双折射参数和扭转速率表达的扭转椭圆双折射光纤Jones矩阵和Mueller矩阵的本征值、本征矢、本征偏振态和对应的等效双折射矢量及其在Poincare球上的表示,给出任意椭圆偏振态关于本征偏振态分解的幅值和光强表达式,并对扭转椭圆双折射光纤的拍长等问题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