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根据结构脉动的特点及近年来模态识别中提出的时域ITD法的优点,建议用ITD法结合随机减量法来分析结构脉动数据,文中对一框架结构进行了仿真识别,仿真识别的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方法是可行的,并具有测试方便,数据处理简单,精度较高,识别结果较多的优点,文中还提出了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周期地面脉动在地震小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长周期地面脉动测定场地放大因子,作为地震动小区划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有了很快发展,但至今仍有很多基本理论问题尚未得到澄清,如长周期地面脉动究竟由哪种波所制约,与产生强震地面运动的地震波无可比性;非线性效应对长周期部分有多大影响等,大文在广泛总结国内外资料基础上,结合与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的使用研究和上海地震小区划的实际,回答了以上问题,着重讨论了土壤场地相对于基岩场地的傅氏谱比值在周期  相似文献   
3.
华北克拉通是我国大陆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是研究大陆岩石圈形成与演化的一个天然实验室。利用华北地震科学台阵在2007年1月13日记录到的地震微动信号的垂向分量,采用空间自相关法(SPAC法)获得了华北克拉通中部块体7~33 s的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总体而言,研究区的频散曲线随周期增加而增大。7~12 s ±的相速度增加梯度较陡,可能反映了该区域地表太古宙至古生代早期的古老基岩露头的影响; 13~16 s ±的相速度反映中地壳的速度变化,中部块体的相速度值随周期增大而逐渐减小,并在16 s ±时达到最小值,这与该地区中地壳发育低速层的地质背景较吻合。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成区普遍存在场地限制、地面硬化、复杂干扰等难题,因此对城市物探方法的场地适应性、抗干扰能力、探测分辨率等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以成都市某海鲜批发市场的浅表精细探测工作为例,在地表密集建筑物间的狭小空间灵活布置短极距“T”、“L”型组合观测台阵,通过扩展空间自相关(ESPAC)算法获得了高质量的50-10Hz频段面波频散数据,反演获得的横波速度剖面达到了地下浅表2-40米埋深地质体的精细分层要求,有效支撑了成都市某地铁轨道的建设工作。综合研究结果及钻孔资料表明,“灵巧小台阵”及ESPAC算法可替代以往探测浅表地层时需要额外补充部署主动源工作补齐高频信号的工作模式,在大大节省施工成本的同时,也避开了以往重锤敲击所造成的噪声、震动等扰民干扰,在城市地球物理勘查领域具有一定的可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