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中国古典色彩美学内涵深刻,在历史发展中曾有诸多影响,成就巨大,启示着今天。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传统文人画的情怀融入当代艺术创作是本文探询的课题.作者提出借鉴中国传统五行色的色彩构成让新时代的艺术创作流露出新文人画的古拙真的古典情怀。  相似文献   
2.
徐建红 《科技信息》2010,(9):209-209,243
《青楼集》是一部记载元曲艺人而且主要是女伶的著作。夏庭芝在记载女伶的有关情况时,始终将她们纳入到文人的视野里加以观照。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文人关怀,这种独特的文人关怀主要体现在对女伶才艺的认可、人格的赞赏、命运的同情。  相似文献   
3.
《桃花扇》散发着浓郁的兴亡之感,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历史剧,该剧是人自省之作,是中国学史上第一部集中关注人总体命过的长篇叙事作品。理由:1.人戏曲的主角;2.情节的总体流向显示出大众对人的背弃;3.作加工史料有意厚武薄;正面人物中无一为纯粹人,连一般意义上有高义的人也不在正面人物之列。  相似文献   
4.
茅山高道身处方外,却与世俗社会保持着一定接触,与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也是极为频繁、密切。不少茅山高道与文人相互诗文赠答,文人或主动寻访茅山高道、或相约赋诗送别、或寄诗哀悼、或应邀作文,过往甚密。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是一种新兴的戏曲文化,其中的文人发迹戏有着独特的魅力。现存作品仅有13部,将由少数民族政权统一下的文人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才高儒雅却贫穷困顿,相信"天不负诗书"和渴望发迹又对世道不公发出批判。元曲家在作品中寄寓了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文人精神的奇托、心灵的憧憬,又是发泄愤懑,批判社会不公的渠道,体现了元曲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细致地描摹了八股文人迷信八股、封闭执拗、驯服自卑和虚伪无耻等心态,深刻地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身心的践踏和摧残。上述种种心态的形成,与明清末世文化上软硬兼施的专制主义、八股文人过于单一的角色认同和社会上摧残士人身心的习俗氛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董其昌开列的“文人之画”的系谱以及他的“南北宗论”与他的同时代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有两个标准在他的系谱中起到结构性的支撑作用,一是师法造化,二是以画为乐.有此关口,“多寿”之说也成为他对绘画的一种极具个人性的表达.董其昌以个人的趣味和体悟重新结构绘画发展的历史,体现了他自开堂庑的雄心.  相似文献   
8.
《闽都别记》中有关疍民的故事是其中主要的一种族群话语的表达。在这些故事的背后,隐含着一个地方文人通过文字书写而创造地方史的集体记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疍民往往被表达为地方社会的历史“残余”,并在文字、仪式及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内在化为地方性知识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在其地方社会变迁的脉络中对地方史、地方文人与地方性知识的互动获得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画中有诗”是中国古典绘画特别是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但这一特点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汉魏六朝,诗歌开始影响绘画并推动了山水画的兴起;隋唐时期,诗歌意境在绘画中逐渐显现,王维的绘画已经被认为是“画中有诗”了;五代和两宋,绘画中的诗歌韵味越来越浓郁,“画中有诗”的特点逐渐形成;元明以后,随着文人画家成为画坛的主流和山水题材在绘画中占了主导地位,“画中有诗”的特点已经成熟了,之后又经过一步步完善,最后形成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中国模式。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文人画最能体现“画中有诗”的特色,但在文人画出现前,诗歌对绘画的影响早已经开始;文人画形成后,一些被认为是“画工”的画家也同样在积极地追求绘画中的诗歌意趣;“画中有诗”体现了中国绘画对诗歌意境的永恒追求,既不是文人画家的专利,也不是仅仅依靠文人画才能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