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岛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海南岛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PC)评价了几种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该虫在海南年发生19~20代,卵历期2~4d,幼虫历期3~7d,蛹历期7d,成虫寿命在15d左右;2)1.8%集琦虫螨克和1%农哈哈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效果较好,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16和0.111;而98%的巴丹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效果较差,IPC值为0.246;40%的氧化乐果的控制效果最差,IPC值为0.301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一种检疫性害虫,给疏菜、花卉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本文采用液浸法对豇豆上的美洲斑潜蝇室内子一代幼虫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死蜱、杀虫双、氯氰菊酯、毒杀土、制潜灵对美洲斑潜蝇的LC_(50)分别为:272.02、254.46、109.16、85.76、32.42ppm。制潜灵的毒性最强、毒杀土、氯氰菊酯次之,毒死蜱、杀虫双较差。  相似文献   
3.
非嗜食植物粗提物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驱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 2 6个科 32种植物的茎叶及果实进行抽提 ,测定其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作为评价这些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的作用效果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海南红豆 Radermachera hainanensis,潺稿树 L itsea glutihhosa,芭蕉 Musa paradeseaca,大花紫薇 L agerstroemia speciosa,鸡蛋花 Passiflora edulis,大叶海金沙 L yglodium flexuosum的成虫驱避作用较好 ,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 0 .0 2 8,0 .0 76 ,0 .0 78,0 .0 78,0 .119,0 .12 0 ,0 .176 ,而鱼腥草 H outtuynia corda-ta,竹叶草 Oplismenus compositus,五爪金龙 Ipomoea cairica,红花酢酱草 Oxalis comiculata,假地豆 Desmodiumheterocarpum,倒扣草 Achyranthes aspera等则有引诱作用 ,倒扣草 Achyranthes aspera的引诱作用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4.
三种斑潜蝇的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分析了美洲斑潜蝇 L iriomyza sativae、南美斑潜蝇 L iriomyzahuidobrensis和番茄斑潜蝇 L iriomyza bryoniae的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结果表明这 3种斑潜蝇的酶谱均有区别。美洲斑潜蝇有 5条带 ,南美斑潜蝇有 3条带 ,番茄斑潜蝇有 6条带  相似文献   
5.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对冀东地区美洲斑潜蝇进行了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综防区的被害指数比对照区降低 30 .12 % ,效果优于单项防治措施 ,可持续控制该虫的为害 ,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6.
美洲斑潜蝇已成为宁波市主要的蔬菜害虫之一,反季节栽培的豆科,葫芦科和茄科蔬菜受害最为严重.7月上旬初见幼虫为害.全年可发生7—8代.该虫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5—30℃,蛹在-6℃时1d,-5℃时5d,-4℃时7d才能被全部杀死;幼虫可用200h,灭扫利、10%高效灭百可和1%杀虫素等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四种植物源农药对南美斑潜蝇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花蒿、狼毒根及茎叶、棘豆和茵陈蒿四种植物源农药对南美斑潜蝇成虫的生物活性以狼毒茎叶较高,其校正防效达到64.5%。对南美斑潜蝇幼虫的生物活性以黄花蒿、狼毒根和狼毒茎叶的效果较好,校正防效分别达到72.05%、68.9%和66.95%。  相似文献   
8.
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美洲斑潜蝇在不同寄主上的取食孔数、虫道数和一龄幼虫数来判断其对寄主的选拔,室外表明其对寄主的选择性大小依次为菜豆、豌豆、青瓜、番茄和生菜;室内选择试验结果与室外相似,依次为菜豆、青瓜、生菜和番茄;非选择试验表明,当缺乏嗜好寄主时,该虫能适应过去不嗜好的寄主,有扩大寄主范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美洲斑潜蝇监测技术、消长动态以及化学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虫系统调查法能很好地反映田间的实际发生情况,是一种可靠的监测方法;从三季豇豆及一季丝瓜上美洲斑潜蝇发生为害情况看,8月上、中旬和9月中旬~10月中旬是盛发期,其中9月中旬~10月中旬为害最严重,而7月底之前和10月下旬之后,虫口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菜宝(1000倍液)、爱福丁(1500倍液)等药剂效果较好,持效期也较长,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90.2%、87.7%,其他三种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不同黄板处理对美洲斑潜蝇诱杀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洲斑潜蝇对黄色具有明显的趋性制作黄板进行防治,结果显示:美洲斑潜蝇对柠檬黄色趋性最强,黄板以东西方向悬挂为宜,尽量悬挂于温室大棚北侧和中部,悬挂高度以黄板下缘高于蔬菜5 cm为佳,黄板表面涂厚度为0.1 cm的2份机油与1份凡士林混合油.尤其在虫害刚发生时进行防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