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专家系统的逻辑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若、则”表示充分条件关系出发指出:(1)狭谓词演算F系统的局限性,(2)制约式如实地反映了充分条件关系。探讨专家系统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2.
传统直言命题A、E、I、O作为“命题形式”其逻辑语义没有规定清楚,逻辑结构尚未完全定型,因而至今还存在种种逻辑理论上的问题.我们根据主词S外延的不同将传统直言命题二分为外延命题和内涵命题两大类.当直言命题的主词S的外延是可进一列举的有限集时为外延命题.与A、E、I、O相对应的外延命题依次为:P(e1)ΛP(e2)Λ…ΛP(ei)Λ…ΛP(em),P(e1)ΛP(e2)Λ…ΛP(ei)Λ…ΛP(em),P(e1)∨P(e2)∨…∨P(ei)∨…∨P(em),P(e,)∨P(e2)∨…∨P(ei)∨…∨P(em).当主词S的外延是无限集、不可进一列举的有限集或空集时为内涵命题.与A、E、I、O相对应的内涵命题依次为:S(x)P(x)、S(x)P(x)、S(x)!P(x)、S(x)!P(x).已经验证了,四种外延命题和主调可空而不自相矛盾的四种内涵命题全都满足传统的推理格式.  相似文献   
3.
宇宙智能、人类智能、人工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个世纪内先后出现的“认知模拟”、“人机合一”都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正确的指导方针。宇宙具有按一定的逻辑结构、逻辑规律由已有事件向新事件必然过渡的逻辑运演机制,这便是“宇宙智能”,人认识后便是从已知进入新知。这客观的必然过渡就是客观的“制约关系”。人类、机器按各自能实现的方式去摹写、模拟宇宙智能,便分别是“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基础装置是基于制约逻辑的内涵智能机,其硬件的核心元件是模拟客观的制约关系的“制约门”。希望由中国人首先研制出第一代内涵智能机。  相似文献   
4.
预设与蕴含     
该文指出预设是前提、先设,其特点是在句子被否定后仍然保留,具有不可否定性。并提出蕴含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讨预设和蕴含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区别。  相似文献   
5.
利用选择类问题具有明确候选项的特点, 简化问题分类过程, 并针对长文本语义蕴含短文本语义的语言现象, 提出一种根据文本蕴含强度大小对候选答案进行排序的方法。在没有大规模问答对的情况下, 采用维基百科中文语料库, 以全国各省市高考地理选择题作为实验数据, 通过句子相似度和文本蕴含两种方法来解答地理选择题。实验表明, 基于文本蕴含方法的准确率为36.93%, 比基于词嵌入的句子相似度方法提高2.44%, 比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句子相似度方法提高7.66%, 验证了该文本蕴含强度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第一位探讨预设问题的是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此后,预设一直是语用学领域中比较热门的话题。要深入了解预设,有必要从哲学、逻辑学的角度来区分预设、蕴涵、断言这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概念。利用预设或进行预设分析能够推断言外之意、进行有力的反驳、进行技巧性的交谈以及创造言语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7.
制约门是基于制约逻辑的内涵智能机的核心元件,它根本区别于以往的外延计算机硬件与和非,输入和输出之间不是真值函数关系,本文综合制约逻辑,耗散结构论,协同论,非线性数学等理论提出实施制约门的原理,制约门的数学证明借鉴了协同论从被支配模推算出序参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限定是McCarthy为了形式化人工智能中的常识推理的非单调性而提出的一种非单调推理形式。在本文中,我们首先提出了原来McCarthy的谓词限定和并行限定的一种推广形式——可变谓词限定,并描述了它的极小模型语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可变谓词限定的正确性、完备性以及相容性的各种结果,分析了可变谓词限定应用于良基理论时推测出新信息的能力。最后,我们为了进一步推广各种限定形式而提出了基于偏序关系的可变谓词限定。  相似文献   
9.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urvey and discuss some key connections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confirmation within a broadly Bayesian framework. We mean to show that treating information and confirmation in a unified fashion is an intuitive and fruitful approach, fostering insights and prospects in the analysis of a variety of related notions such as belief change, partial entailment, entropy, the value of experiments, and more besides. To this end, we recapitulate established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disclose a number of underlying links, and provide a few novel results.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逻辑思考实际中,必然既不是1元的模态词,而且,必然与恒真的真值函数之间也并无内在联系。“A必然B”的含义为:“可独立于A、B的真值确定不会是A真而B假”,其中的“可独立于A、B的真值确定”称为“第一独立性”。“A必然B”的符号表达式为“A B”,可念作“A制约B”,其中的称为“制约号”,是2元的非正统的联结号。可能就是不必然不;偶然就是不必然且可能;“A风马牛B”的含义为“把A或 H、B或 B不论是放在前域还是后域,这之间的关系都是偶然”,故而也可称为“彻底的偶然”。容易验证,从语义上说,正统一阶谓词演算中的A B(A蕴涵B)和在其它语言中用来作为逻辑工具的“若A,则B”之间的关系是风马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