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樊菲 《科技咨询导报》2011,(29):152-155
多重微孔颗粒生物反应床是我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经济且能强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反应器。本文先对矿化垃圾填料和多重微孔颗粒填料的挂膜性能和粒径分布进行比较,再以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调节池出水为研究对象,构建多重微孔颗粒反应床的小试模型,对比20℃条件下反应柱和多重微孔颗粒反应柱对COD、NH3-N、TN指标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和单相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滤床组合型系统(UBF)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用于处理本研究用的废水没有显著效果.采用单相UBF系统,当温度为35℃,水力停留时间为12h,CODCr容积负荷率为每天每立方米10kg,每天每千克VSS的CODCr污泥负荷率为0.53kg时,CODCr去除率平均为的94%,产气量4.77L·L-1·d-1.其中甲烷含量为75.8%.  相似文献   
3.
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对部分淡水藻类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2001年12月31日排放的渗沥液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细胞大小的影响。渗沥液影响藻类细胞的大小。渗沥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作用大于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未处理的渗沥液比处理后的渗沥液对藻类影响作用大。  相似文献   
4.
樊菲  顾玉祥 《科技资讯》2011,(26):101-102,104
多重微孔颗粒生物反应床是我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经济且能强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反应器。本文以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调节池出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多重微孔颗粒反应床的小试模型,研究5℃和10℃的低温环境下投加自培低温有效菌对改进反应床处理能力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可提高30个百分点,TN去除率可提升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在文献[1]回灌技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土灌注、垃圾柱、土壤一垃圾混合柱模拟了填埋场土壤覆盖层、垃圾填埋层、填埋场混合填埋层的情况,探求出工程设计所需的垃圾填埋场沙滩水回灌净化能力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6.
武汉流芳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氨吹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武汉市芳垃圾填埋场渗流液利用石灰调节PH后铵氮,碱度等值时间,PH的变化规律,为渗滤液的吹脱工艺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层及其填埋层的微生物对渗滤水的回灌处理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为改善覆盖土层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在试验所用的亚粘土中必须加入一定比例的细砂,土砂比以7:1为佳.土砂比为7:1的土柱对进水COD负荷为6.6~115g·m-2·d-1的渗滤水.在运行两个月的时间内,COD去除率可达98%左右.对渗滤水回灌填埋场前后的填埋堆层的微生物镜检结果表明,经回灌处理后的填埋场相当于一个生物滤池.  相似文献   
8.
运用化学方法对渗滤液回灌后的残液进行处理,以达到污水回用的标准,出水可供垃圾填埋场作为绿化用水.  相似文献   
9.
黄飞云 《科技信息》2010,(3):I0363-I0364
依据准好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准好氧填埋模拟试验装置。在填埋不同区域内布设渗滤液采样器定期进行渗滤液采样,并对渗滤液进行水质分析.分析指标包括COD、总氮、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氯等。结果表明,由于受氧气浓度、氨氮浓度等的影响,不同区域内反硝化类型是不同的。好氧和准好氧区域内以好氧反硝化为主,厌氧区域内以传统厌氧反硝化为主,同时研究表明高浓度氨氮对好氧反硝化的抑制作用小于对传统厌氧反硝化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陈娟娟 《科技资讯》2010,(15):150-151
本文对我国现有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探讨,强调了脱氮工艺、膜深度处理和浓缩液问题的重要性,从作者本身工程经验总结了各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渗滤液处理工艺路线的选择原则和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