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世同堂》的家族景观和胡同世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篇巨著《四世同堂》中,老舍先生携带他浓郁的文化意识,通过解剖沦陷区的一个小胡同,并刻划以祁家为中心的一系列胡同居民,来展现八年抗战时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小说中"家族"生活与"小胡同"的世情民生,是作家进行文化思考的窗口和载体。认真解析小说的文化讯息,从中可以窥见老舍对传统民族文化、国民性弱点进行反省批判,探索民族生存方式改造重建之路的深层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2.
《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纵观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老子》都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老子》的宇宙论、人生论、政治论、方法论和艺术论诸方面来观照《老子》思想的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3.
老舍的话剧《茶馆》创造了话剧艺术的高峰,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但这"高峰"、"奇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艺术磨练创造出来的。首先分析了《茶馆》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思想,然后详细叙述了国内外业界人士对《茶馆》话剧演出的热爱与评价。《茶馆》是中国现当代话剧的骄傲,在世界话剧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的无为而治为其治国之理想境界。而要实现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崇尚节险,爱惜民财,才能广积少费,和谐有效地利用资源。谦下不争,君主就可以王有天下,贤人能重用,国际间达到和平共处。老子的和谐思想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本山为我们上演了一部反映东北文化现象的电视剧——《刘老根》。该剧展示出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和方言。我们从《刘》剧人物的语言入手,对其中的东北方言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更好地研究东北方言开拓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思想可,包含了四方面的精华,对现今人类仍具广泛的现实意义:一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艺术;二是“绝学无忧”,对科技与文化异化状态的超越;三是自然而然的生态伦理;四是不为物役,重身轻名的人生哲思。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和老子的文化入手进行分析,阐述了他们各自的观点和不同以及两者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的能量,从这里引申到当今的中国的一些基本的国策和他们内在的涵义,从中希望解读中国今后二三十年的国家的运程和走势.  相似文献   
8.
《骆驼祥子》中祥子生命中的几位女性的存在可说是祥子作为男性存在的一种命运文化的阐释。他对虎妞身上的母性依恋,是对家的温暖的寻找;对小福子精神理想的依恋,是对理想的追求;对夏太太性欲望的依恋,是沉沦的开始;而妓女白面口袋则是祥子对现实逃避的麻醉剂。从寻找母爱、理想的回归、迷茫的探寻、女性的痕迹四个角度分析了祥子与其生命中女性的隐形关系。  相似文献   
9.
老子三题     
本文简略地考证了我国先秦时期的神密人物老子。作者认为确有其人,并对历史上的异说作了甄别;同时对老子的职务和著述作了一些引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总的来看,《易经》强调“阳”主“阴”从,但并不因此否定“阴”的一方在事物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阴”所具有的“柔”的品格为《易经》所称道。老子继承、发挥了《易经》的重柔思想,提出了其“持柔”、“守雌”、“守静”思想,并由此提出了“无为”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