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09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hen using differential SAR interferometry (DInSAR) to monitor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over a long time scale, it is often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ecorrelations and atmospheric dishomogeneitie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Permanent Scatterers (PS) technique proposed by Fertti et al. can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by interpreting time-series of interferometric phase only at coherent point scatterers. In this study, we apply this PS technique using 25 ERS-1/2 scenes from 1992 to 2000 to monitor the subsidence in Suzhou. By using the linear deformation model, the deformation map in Suzhou urban area over the eight years is obtained.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ments of leveling.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大的社会转型,进入了最佳发展时期.但随着“三化”进程的深入,农业发展不稳定、农业生产要素结构性扭曲、农地利用及其制度缺陷等问题日显严峻.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变量,农地制度创新在农地可持续利用中起决定性作用.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其根源问题——现有农地制度与农地可持续利用的结构性矛盾.为此,要创新农地产权制度,确保产权主体在.配置农地资源上的核心作用;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提高农地规模经营水平;建立农地保障替代机制,强化农地的生态、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3.
测氡技术在地表沉陷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山煤矿地表观测站为例,把测氡技术引入地表开采沉陷观测中,通过分析得出测氡技术完全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常规测量一起进行地表沉陷的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利用自制的混凝剂与电石渣联用处理印染废水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易于操作,CODcr去除率高,为中小型印染厂废水治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家国土局批准的行业标准《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简称《规程》)、国测局批准的局标准《地籍测量规范》(简称《规范》),是当前从事城镇地籍调查可遵循的两个技术标准。对《规程》、《规范》制定的指导思想、精度指标以及实践中如何执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济宁市城区地面沉降的成因和规律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济宁市城区自然地理、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下水开采情况、地下水位动态、沉降观测及各种地层的有关参数等资料,分析了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发展现状和发展阶段,并通过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开采的相关分析,认为目前地面沉降正处于较明显沉降的发展阶段,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深层承压水的超采,与地壳新构造运动无关.地面沉降的分布和发展具有如下规律:(1)地面沉降的速率和分布范围与地下水位的下降一致;(2)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幅呈正相关;(3)地面沉降速率受岩土体类型的影响,沉降漏斗与粘性土地层厚度的分布基本是一致的;(4)地面沉降中粘性土层的塑性变形和砂性土层的弹性压密并存.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7.
论西藏经济环境特殊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扎西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2):8-10,31
文章从跨越式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明了西藏在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西藏经济环境的特殊性表现。剖析了西藏经济环境建设存在的诸多机遇与所取得的成就,从而阐述了我区在跨越式发展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行性。提出了在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市场环境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灰色系统与时序组合模型在高层建筑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视为具有确定性趋势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运用灰色GM(1,1)模型提取其中的趋势项,用AR(n)模型表示随机残差项,利用灰色-时序组合模型进行沉降预测.算例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高层建筑沉降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铁炉庙地裂差异沉降的二维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安地裂差异沉降近期超常活动,给城市建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危害,并对将要建设的地铁工程危害极大,根据近几十年来的实测和预测资料,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和地裂差异沉降的二维有限元仿真模拟,得出2005年到2050年地裂差异沉降累积值为84.7mm,水平位移量为36.3mm.这与用各种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特点与规划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阐述了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特点,包括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利用区域突破地理界限,企业用地比例大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土地利用率趋于饱和,园区外扩速度快,交通用地十分紧张,企业用地结构不平衡等.并就该区土地利用规划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