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筼筜湖大型海藻群落的几种藻栖端足类的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期间筼筜湖大型海藻群落几种藻栖端足类的种群动态.结果显示,筼筜湖藻栖的端足类主要有:上野蜾蠃蜚(Corophium uenoi)、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强壮藻钩虾(A mpithoe vali-da)、平掌拟钩虾(Grammaropsis laevipalmata)和尖额麦秆虫(Caprella panantis).但不同时期、不同藻丛,端足类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存在差异.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主导的藻丛,主要出现在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上野蜾蠃蜚和日本大螯蜚是丰度最高的两种端足类,它们在11月达到丰度的最大值,分别为3.22×104和1.07×104m-2.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la tenuistipitatavar.liui)和根枝藻(Rhizocloniumsp.)主导的藻丛分别出现在2008年1—3月和3—5月,上野蜾蠃蜚是其中最优势的端足类,但丰度较低.石莼(Ulva lactuca)主导的藻丛在整个调查期间都有分布,端足类以上野蜾蠃蜚和强壮藻钩虾为主,丰度在3月最高,分别为11.59×104和1.20×104m-2,而后迅速下降.不过,在石莼主导的藻丛,端足类的丰度和大型海藻生物量之间的变化并不同步,而是存在一个月的滞后,据推测,可能是由于大型海藻啃食者(如强壮藻钩虾)的滞后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氧化塘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水生植物凤眼莲、草芦、香蒲、菹草、浮萍等对氧化塘的NH3-N,COD和总磷及重金属的去除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证明:草芦去NH3-H最高达93.6%,凤眼莲去COD最高达63.82%,菹草去总磷高达96.0%,凤眼莲根富集能力很强,其中对Cu富集倍数为886,Cd富集倍数为175,Cr^6 富集倍数为2046,其中浮萍对Pb吸附最强,吸富倍数为858。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目前该区沉积相类型存在争议、砂体特征不清楚,生产矛盾突出。因此,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50~100 m井距),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解释,从大地构造、古气候、湖泊类型等方面,对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中统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侏罗系中统沉积时期为地势平坦、温暖潮湿的浅水潟湖环境;其发育粒度细、分选磨圆好、泥岩呈暗色并含有生物碎片层的浅水三角洲相和澙湖相沉积,其砂体呈现出"星状"、"树枝状"、"网-带状"等特征;星状砂体主要为湖平面上升时期,波浪作用的结果;树枝状砂体主要为河控砂体;网-带状砂体主要为河流和湖浪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区共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4个亚相以及水上分支河道、河漫、水下分支河道等10个微相;分析了各微相和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这为开发、注水、气驱、聚驱方式的优化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筼筜湖悬浮物及颗粒有机碳、氮、磷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在筼筜湖5个站位进行表层海水的采样,研究水体中悬浮物(TSM)、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氮(PN)和颗粒磷(PP)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Chl a)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站位TSM、POC、PN和PP浓度总体上沿着筼筜湖的水流方向逐渐降低,季节变化明显,大部分在夏季(6—8月)出现高峰;POC和PN之间相关性极显著(R=0.989,n=127),POC和PN与Chl a之间也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而PP与Chl a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浮游植物碳(Cph)与POC的质量比在各站位有所差异.研究表明,筼筜湖POC和PN来源较为一致,在赤潮爆发期间浮游植物是其主要来源,而PP除浮游植物来源外,其他来源如外源碎屑输入、表层沉积物再悬浮以及浮游动物、细菌和碎屑可能对其含量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