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行山长城岭南山东北坡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太行山长城岭南山东北坡的植被分布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从山麓至山顶,由于气候条件随海拨的逐渐升高而产生了明显的垂直变化,从而导致了植被分布的垂直变化。从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有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灌丛等四个植被型、并因人为干扰落叶阔叶林正向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2.
贵州青岩油杉种群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贵州省青岩镇20年生珍稀植物—青岩油杉种群生物量进行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实测了树干、树枝、针叶和根的生物量,根据实测结果用相对生长规律建立了测定单株木及器官的回归模型,进而亦得出了测定整个种群生物量的回归模型,模型的计测精度符合要求,具有实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20年生青岩测杉种群生物量为52.58t/ha,其中树干、树枝、针叶和根的生物量比为4∶1.3∶1∶2.1  相似文献   
3.
山杨锈病是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中对山杨林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害。2013年3月—2014年12月,对该保护区内山杨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病原真菌进行了采样、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内发生的山杨锈病病原菌属于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该病原生物的发生规律主要表现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初山杨开始发病,6月下旬危害程度逐渐加重,7月中、下旬病害快速蔓延,危害程度进一步加重,到7月底感病率达到100%;8月中、下旬约有60%叶片发黑,30%的叶片脱落,山杨的长势受到严重影响。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该区域山杨锈病的发生规律,为该林区山杨林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山杨锈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贵州青岩油杉林群落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岩油杉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稀有种,目前仅贵州的青岩,惠水有少量生长。本文对青岩油杉林的生态环境、形态学及生态学特征、群落结构和演替趋势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合理地保护和利用青岩油杉林资源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An angiosperm compression flora is found in Palaeogene from Lanzhou Basin and the cuticular analysis of Populus davidiana Dode in the flora is carefully made. Furthermore, the fossil cuticle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pidermal structures of extant Populus leaves growing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e. moist, semimoist, and semiarid to arid climatic regions.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mature leaves of P. davidiana show leaf size from big to small, leaf cuticles from thick to thin and anticlinal walls of epidermal cells from faintness to clarity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lattudes of the plant distributions, the climatic variation from moist to ari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more to less and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from high to low. The fossil P. davidiana differs from the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Shandan in semiarid to arid climatic regions but closely resembles the Wushan leaves in a semi-moist climatic area in a lot of features. In a word, the new research may reflect that the flora lives in a semi-moist climatic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discovery of compression of Paleogene Populus davidia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ing vegetation types,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primal uplifting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6.
应用形态特征对比、孢粉学、树木的物候观测等方法对山杨、大叶山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山杨、大叶山杨形态与物候特征差异显著.据此,对大叶山杨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陕北黄土高原山杨林的类型和演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
[目的]山新杨(Poputlus davidiana ×P.bolleana)是林木基因工程育种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良好材料;以山新杨蔗糖合酶基因(PdbSUS)为例研究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过程介导的重组现象,在此基础上区分每一个PdbSUS基因的两种单倍型,为后续研...  相似文献   
9.
10.
为调查珍贵树种黄枝油杉Keteleeria calcarea在广西的生境状况和种群结构特征,保护并可持续利用该物种,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法对黄枝油杉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生境状况、土壤营养成分、伴生植物组成、种群结构特征等。调查结果显示,黄枝油杉在广西主要分布于喀斯特石山地区,从山顶至山底均有分布,亦可见于石山底部与土山相连的土石交错区,常见于阳坡或半阳坡,分布区土壤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或黄土,呈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较低。黄枝油杉群落植被状况良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丰富,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黄枝油杉为乔木层的优势种,一般呈集群分布,偶见少数几株或单株分布于路边或房前屋后;少数种群因设有保护小区而种群状态较好,但是仍有部分种群人为干扰较为严重。不同种群个体的高度结构、冠幅结构和径级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恭城三江和富川麦岭种群以中老龄个体较多,融安泗顶种群以中龄个体居多,而临桂二塘种群以中小个体占优势,4个种群均存在幼苗缺乏、种群更新能力弱的情况,呈衰退趋势。生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采伐、结实植株数量少以及林下幼苗更新困难是黄枝油杉濒危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对黄枝油杉资源和生境的保护,同时加强相关科研工作及黄枝油杉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