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荣格原型理论的现代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格以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理论,实际上涉及的是关于人类心灵的基本结构、人性模式及其生成和承传问题,它联系着原始文化、原始思维、发生学以及关于本能、遗传等方面的理论,涉及到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人类精神发展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寇延 《漳州师院学报》2004,18(2):130-133
近年来,德育实践的滞后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通过吸收国外德育研究的成果,目前的德育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离培养人内在道德自律体系的目的还有一定距离.荣格的"个性化"思想突出其"整合"的特点,与"自律"的实质相一致,揭示了德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充分利用集体无意识原型来改善德育实践,引入无意识教育;强化德育对象的自我认识;利用人际互动开展德育实践;培养德育对象的"皈依心境".  相似文献   
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诗歌集《苏珊娜·穆迪日记》逆向采用荣格原型理论构造的“集体无意识—原型—原始意象”完美逻辑结构,回顾加拿大拓荒期间,加拿大先祖穆迪夫人摆脱身份错乱感、实现“再生”的经历,完成穆迪夫人“再生”原始意象的构建;剖析穆迪夫人“再生”原始意象的激活与穆迪夫人“再生”原型的显现过程,实现“再生”原型的建构;展现“再生”原型所象征的加拿大拓荒先祖选择回归旷野、构建加拿大独特文化的加拿大式坚守精神,促成“再生”原型背后加拿大民族集体无意识在加拿大人心中的回归。这一逻辑结构的逆向运用,使加拿大人民感受到了祖先遗传下来的强大精神指引,有利于加拿大人民重新审视自我,拾获精神遗产,构建民族身份归属。  相似文献   
4.
“双性同体”这一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思想,体现了远古人类朴素的性别平等意识。但由于父权制度的确立,”双性同体”思想逐渐从主流文化中隐退。然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心理学家荣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揭示人身上的”双性”倾向,使这一思想再次引起学界尤其是女性主义者的注目。通过对两人”双性同体”思想进行归纳,揭示了他们对这一思想的贡献,并对两人的思想进行比较,指出了他们在这一思想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5.
张涛 《科技信息》2007,3(25):155-156
力比多作为Freud动力学的肺腑牵涉了众多理论概念,在精神分析的历史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至今未曾有国内文献对其进行阐述,故此文将简述力比多概念由来,进而主述力比多概念的发展尤其是1911年左右的Freud与Jung力比多之争,最终阐述精神分析中的力比多位置。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强调在学生个性基础上适性施教、各尽其才 ,把现代个性理论纳入到学校教育。在众多个性研究中对素质教育影响大的是荣格—梅叶尔的性格说 ,它研究了人的心理趋向、个性类型 ,讨论了学生个性在课堂教学环境的一般心理行为表现、个性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个性跟教学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荣格关于“阿尼玛”、“阿尼姆斯”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分析了玛格丽特·米歇尔《飘》中的几组人物形象,认为他们的形象是“阿尼玛”、“阿尼姆斯”付诸行动的结果,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心理原型的投射,同时也源于玛格丽特·米歇尔自身的“阿尼姆斯”气质。  相似文献   
8.
《长腿叔叔》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简·韦伯斯特主要作品中的一部。书中的女主人公乔若莎受到了全世界许多读者的喜爱。结合荣格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乔若莎性格中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对立,这使她成为了一个丰满真实且具有双重性格的“圆形人物”。  相似文献   
9.
圣经对人类精神现象的理解体现出古典心理学的显著成就。中世纪犹太—基督教神学家将哲学对人类心灵的诠释提升到新的高度。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圣经均有深入思考,擅长将圣经文本用为建筑其心理学殿堂的材料。这方面的学术成果为当代心理学—精神分析文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荣格和艾略特都在试图探寻艺术的奥秘。荣格发现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而艾略特着意于历史精神和民族心灵;前者深入到了人类的潜意识,后者是从意识层面的历史文化人手,二者都认为文学应该是非个人化的。这种理论有合理的一面,但往往容易陷入绝对。文学是通过个人化的方式表达非个人化的情绪,非个人化的倾向使诗人的主观性得到更充分更完美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