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2篇
现状及发展   60篇
综合类   1195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文献年收录量、文献类型、语种、学科分布、作者分布、合作情况、来源期刊和引用情况等方面,对Web of Science收录河北大学2004—2013年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大学近10年来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数量和被引频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化学、物理学、动物学和数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影响力,但同时应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和文献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是戊戌维新派的杰出代表 ,是戊戌变法时为追求真理而勇敢牺牲的伟大的爱国者 ,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本文主要探讨谭嗣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3.
旅华日本、韩国游客旅游特征及偏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桂林、昆明和西安6个热点旅游城市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旅游地理学基本原理、心理学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人口统计、旅游活动及偏好等方面对旅华日本和韩国游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总结出游客基本特征:游客以观光为主要目的,团队多于散客,大部分游客都有1~3次的来华经历;停留时间多为4~7 d;主要目的地是北京、上海和西安;偏好民俗文化类活动和中国传统工艺品.同时通过对比揭示两国游客的共性和差异,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进一步拓展日韩客源市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针对学习者学习日语的畏惧心理,在基础日语的教学中采用句素添入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消除学习者的畏惧心理,而且能够使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  相似文献   
5.
1997~2002年《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载文及引文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1997~2002年《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所载论文的数量、学科、基金项目及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帮助编辑和读者通过数据客观认识《学报》的学术价值和编辑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日语专业建设如何创新发展、如何体现万里特色,从转变观念、存在的问题、坚持教育规律几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启人 《系统工程》2003,21(6):1-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二字。建设要全面规划;社会要全面小康。按系统科学原理,一项系统工程的精髓首先也就在于全面,在于综合。利周鸟瞰全局、循序渐进、动态优化、信息开拓、价值品评和环境适应等系统工程的时空现和价值观来考虑这一划时代的战略部署,足以让我们从更高境界、更广视野去揭示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以及去探查为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达到这一宏伟目标应有的兼权熟计,避短扬长。  相似文献   
8.
从文字、文献责任者、编目规则等方面对若干日文文献主要著录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During the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boundaries between theology and natural philosophy, between imaginary and factual travel narratives, between fiction and social commentary, were far more fluid than they are today. To explore these relationships, this paper links 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a book often hailed as the first science fiction novel—to two earlier works which are now less well known: Edmond Halley’s article about terrestrial magnetism, in which he suggested that God had created inhabited illuminated cavities inside the earth; and a satirical fantasy voyage written by the Danish author Ludvig Holberg, but published anonymously as Niels Klim’s journey to the underground and immediately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Attention is focussed on how the ambiguous presentation of these and other texts blurs any straightforward classification of genres. The aim of examining these writers together is not to search for direct mappings from one project to another, but instead to introduce Holberg’s unfamiliar yet important book and also to cast new light on Frankenstein, one of England’s most famous works of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0.
潘洁敏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35-138
从日本人的“ラち”、“そと”意识角度出发,通过对川端康成、志贺直哉的几部小说进行分析统计,探讨日语在描写过去的事件中,插入“内时态‘る’形”的条件和原因。分析发现当作者为了使作品更生动,或是作者与作品中人物产生“同感”时,或是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评论时,往往发生时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