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观察表明:鸢尾蒜(Ixioliriontataricum)营养器官的结构具有单子叶植物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有一些特殊和原始的结构特征,以及早生结构特征。根内原生木质部3~5原型;内皮层有凯氏点,这在单子叶植物中很少见。茎皮层内有5~7层厚壁细胞组成的纤维带;维管束大致排成2轮,内轮较大。叶表皮气孔器由2个肾形保卫细胞组成;叶肉上下有分化,上方栅栏状,下方紧密,成异面叶。茎叶木质部的发育方式原始,为外始式,这一特殊结构在被子植物中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形态描述和地理分布对新疆鸢蒜属(石蒜科)植物进行了分类研究,发表1新种即准噶尔鸢尼蒜IxiolirionsongaricumP.Yan。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对鸢尾蒜(Ixioliriontataricum)和新种准噶尔鸢尾蒜(I.songaricum)二种植物的根、鳞茎、地下茎、地上茎、基生叶及果实等器官的POD及Est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二种植物的POD及Est同工酶的酶带数目、Rf值和酶带相对活性均有很明显的差异;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同工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同时,本实验从同工酶方面为鸢尼蒜属新分类群的确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