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9篇 |
现状及发展 | 18篇 |
综合类 | 1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持续不断的变与不变。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实现了从革命的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并实现了创新性发展。梳理党历史方位的变迁与党的创新性发展,对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党,学习党,捍卫党的权威,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领导,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策略,实现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庞建春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9-61
从时代语境、学术语境和学者问题意识的角度,考察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趋向,提出当代中国民俗学正经历从学科身份确立到学术品质更新的过程,包含了传承经典和知识创新两大主题。首先评述中国民俗学界建立和发展社会科学性质的民俗学的主张;其次评述中国民俗学界有关田野民俗志的新学说;最后讨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等领域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3.
黄尔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996,(2)
观念要更新已不是什么新的提法。当前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对观念更新给予正确的指导。我们的理论应当正确解决三个关系问题:一是把观念的更新建立在对社会现象作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基础上;二是观念更新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性;三是要在抛弃旧观念、继承优良传统中实现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5.
《史记》与《左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两部历史著作,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中国早期女性形象的记载也大多留于此。但不论从形象塑造内容、人物塑造方法,以及各种形成原因等方面来看,二者都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微机、IBM4381机和VAX8700机上研制成功了一维盆地模拟系统BAS1,并成功地用于临清坳陷东部的资源评价。BAS1系统是在吸收国际某些先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型系统,包括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四个模型。输入资料主要来自于地质、测井、地震和地化。输出结果是盆地的沉积史、构造史、古热流史、古地温史、TTI史、R_o史、生烃史和排烃史。本文介绍了应用BAS1系统揭示临清坳陷东部的石油地质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有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7.
哈金的科学推理风格理论是历史知识论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最近,马丁.库什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哈金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批评。这些批评认为,哈金的理论无法避免内在主义编史学和极端相对主义的结论,它是建立在不恰当的论据之上的。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对人工智能的风险产生了巨大的担忧.人工智能究竟会统治人类还是服务人类?历史唯物主义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考视角.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人工智... 相似文献
9.
如何处理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问题,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焦点话题。先发国家主张,他们祖先当初的行为是基于"可原谅的无知",既不需要在道德上遭受谴责,也无需为历史排放导致的后果加以补偿。通过分析可看到,以"无知"作为免责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在道德责任问题上,无论是从气候科学知识传播来看,还是从排放行为的可控程度来看,抑或从排放者的道德回应来看,"无知"都不是避开道德谴责的恰当理由。在后果责任的问题上,历史上"无知"的排放者也需要承担补偿责任,但这里承担的不是严格责任,而只是有限的补偿责任。如果历史排放者已离世,他们的后代在继承祖先传递的利益之时,也应当承担起对历史排放受害者的补偿义务。质言之,历史上的排放者和他们的后代都不能以"无知"为由逃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History has been disparaged since the late 19th century for not conforming to norm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Nonetheless, as a matter of fact a work of history upends the regnant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 of science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Yet despite its impact, Kuhn’s Structure has failed to motivate philosophers to ponder why works of history should be capable of exerting rational influence on an understanding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But all this constitutes a great irony and a mystery. The mystery consists of the persistence of a complete lack of interest in efforts to theoriz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Fundamental questions regarding why an historical account could have any rational influence remain not merely unanswered, but unasked. The irony arises from the fact that analytic philosophy of history went into an eclipse where it remains until this day just around the time that the influence of Kuhn’s great work began to make itself felt. This paper highlights puzzles long ignored regarding the challenges a work of history managed to pose to the epistemic authority of science, and what this might imply generally for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of history vis-à-vis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