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乙醇回流法对木芙蓉叶粉末进行活性成分提取,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对粗提物分别进行萃取。采用连续稀释法评价粗提物及其萃取组分对多种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层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良好,对各种菌株的最低抗菌浓度(MIC)在1.25~5 mg/mL之间。其中,石油醚萃取组分对枯草芽孢杆菌CMCC 63501的最小抗菌浓度达到0.625 mg/mL,抗菌效果最佳。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四种耐药菌株也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MIC值达到1.25或者2.5 mg/mL。本研究初步确定木芙蓉叶乙醇提取物具备广谱的抗菌活性,其有效部位为石油醚与乙酸乙酯萃取相,这为木芙蓉叶抗菌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抗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2年首次从广东引种重瓣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var.rubro-plenus)到广西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观察重瓣扶桑的物候,测定其生长量和花径,并进行不同月份、不同基质、不同处理扦插繁殖和高空压条繁殖试验,2004年还分别在柳州市龙潭公园、帽合公园和江滨公园进行不同地点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重瓣扶桑年净高生长量平均可达92.1 cm,最大年净高生长138.0 cm;茎粗生长量平均达到1.08 cm,最大达到1.66 cm;2003~2005年,平均花径由7.9 cm增大到8.7 cm.不同月份扦插以5月份最佳,不同基质扦插以全沙和珍珠岩为最佳,不同处理扦插以200~300 ppm萘乙酸和吲哚丁酸为佳,3种最佳扦插试验条件下的生根率均达到97.5%.高空压条繁殖生根率为98.2%,为繁殖试验中生根率最高.不同地点的栽培成活率达100%,生长开花正常,能自然过冬,说明重瓣扶桑能够适应柳州市的自然环境条件,可以大面积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3.
对红麻进行测定的结果说明,韧皮部纤维细长,形状和结构与针叶木相似;而木质部纤维粗短;韧皮部的综纤维素含量高于木质部,而1%NaOH溶液溶出物、木质素和戊聚糖低于木质部。红麻的综纤维素主要由萄葡糖基和木糖基组成,韧皮部纤维可代替针叶木制造优质纸浆。  相似文献   
4.
木槿愈伤组织耐盐细胞系是在含NaCl的培养基上通过屡代选择产生的,在无盐培养其中进行几代继代培养后的愈伤组织,由其分化的芽以及脱分化增殖的愈伤组织均表现了耐盐性,木槿耐盐细胞由于对NaCl的反应比未经选择的细胞积累了更多的N^+,K^+,而且细胞体积较小。  相似文献   
5.
固体超强酸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文章研究了玫瑰茄油在固体超强酸催化下合成高级脂肪酸脂.再采用GC—MS对其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玫瑰茄油中各种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棕榈酸18%;硬脂酸30%;油酸38%;亚油酸14%。  相似文献   
6.
玫瑰茄细胞生长及其花黄素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玫瑰茄细胞培养产生产花黄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在含1μmol/L2,4-d及0.5μmol/LKT的B5悬浮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有产生较多的花黄素,为172mg/L,占细胞干重的2.1%。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为0..282d^-1,倍增时间为59h,色素产生的动力学方程为:dP/dt=(3.333 0.1830μ)x。2,4-D的浓度升高对色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蔗糖的最适浓度为3%。培养基中有无Fe^ 对产物形成的影响作用极微,而光照对细胞生长和色素形成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点滴法,测定野西瓜苗不同溶剂提取物、不同月份乙醇提取物、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活性。结果表明,氯仿提取物、十月份乙醇提取物、籽的乙醇提取物的活性最高,48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39%、88.17%、91.56%。由此表明,野西瓜苗对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为开发以野西瓜苗为原料的植物杀虫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初步观察了扶桑花乙酸乙酯溶物(HR3)的抗心肌缺氧作用及对动物血压和离体蛙心的影响.实验表明:①HR3可使ICR小鼠的常压耐缺氧时间显著延长(P<0.01),该作用与心得安无明显差异;可以明显延长夹闭气管小鼠的心电消失时间和异丙肾上腺素处理的小鼠心肌耐缺氧时间,提示HR3能对抗心肌缺氧.②100mg/kg以上的HR3能明显降低家兔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该降压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断,但不影响心率.③HR3对离体蛙心的心率及振幅呈梯度抑制作用,且该作用是可逆的.提示HR3可能通过减弱心肌收缩力,而产生降压作用和对抗心肌缺氧.  相似文献   
9.
红秋葵荚果采收长度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春植、秋植田间试验,对采收荚果按长度分级,探讨了8种荚果长度对红秋葵荚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荚果长度在8~12 cm时,其荚果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均较高,维生素C含量较嫩果略低,纤维素含量随荚果的增长而增加。秋植红秋葵其荚果品质各指标均优于春植,但应尽快采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