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锦草提取物对小鼠肝组织GSH-PX和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地锦草提取物对小鼠肝组织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地锦草提取物给小鼠连续灌胃28d,1次/d,1ml/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地锦草提取物可明显提高小鼠肝组织GSH—PX和CAT活性.结论:实验表明,地锦草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防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波协助萃取地锦草中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辅照诱导萃取法萃取地锦草中的总黄酮,将试剂微量化后,通过对提取条件的研究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70%的乙醇,固液比为(g/ml)1:10,微波功率为800W,辅照时间50s,提取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蒙药材地锦草对羟自由基的清除和抑制作用机理.采用维生素C硫酸盐和细胞色素C为羟自由基生成反应体系的方法.结果地锦草黄酮清除和抑制·OH的SC50=1.9069μg/ml(r=0.9801);IC50=1.8048μg/ml(r=0.9721).结论:地锦草黄酮能够计量依赖性地清除和抑制羟自由基.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淫羊藿总黄酮对失神经支配后骨质疏松的影响,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S,假手术)、模型组(MOD,切断坐骨神经和股神经)、低剂量组,(HEF-L,断神经 淫羊藿总黄酮50 mg.kg-1.d-1)和高剂量组(HEF-H,断神经 淫羊藿总黄酮120 mg.kg-1.d-1).经过20d灌胃治疗后,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ALP、E2、T、BGP、PTH及胫骨密度.与NS组比较,MOD组血清PTH和ALP明显升高(p<0.01),T、E2、BGP和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MOD组比较,HEF-L组和HEF-H组血清E2、T、BGP显著增高,PTH明显降低(p<0.05或p<0.01),ALP无显著性差异(p>0.05).淫羊藿总黄酮对失神经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高剂量比低剂量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七里香》这部诗集里,席慕蓉以清新的笔调、低语式自白,回首青春年华,回溯生命历程,回望乡土乡愁,文本中充满着热烈的欣喜、深深的眷恋、淡淡的哀愁和超然的豁达等丰富多样而又清晰凝重的情感线条。席慕蓉在《七里香》中表现出的题材偏好和情感趋向,使其诗歌创作呈现出"回首之美"的独特艺术韵致,从而在中国诗坛引发"席慕蓉现象"。席慕蓉以"诗歌之力",唤起人们重铸爱情信仰、重新张扬理想风帆的人类崇高信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不同种石斛药材红外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为对其种的鉴定与品质评价提供新技术.方法:测定不同种的石斛药材红外指纹图谱,研究各个样品之间的异同.结果:采用该方法可以区别出不同种的石斛药材.结论:该方法便于两个及以上样品之间的比较,应用范围广,为石斛种的鉴定与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药对麻黄-羌活的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了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的挥发油,并对其重叠色谱峰采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进行了分辨,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分辨出的色谱峰,通过质谱库对其进行定性,分别得到58,51和52个定性结果,占总含量的83.75%,88.70%和80.79%。实验结果表明:药对麻黄-羌活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40种来自羌活,13种来自麻黄,新产生了10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麻黄生物碱类化合物电喷雾电离质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法,研究了麻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及分子结构与裂解规律间的关系.样品通过直接进样,进行一级质谱正负离子全扫描(扫描范围m/z:50~800)和选择性离子二级质谱分析(扫描范围m/z:50~200).流动相:甲醇一水(50:50V/V),流速:0.2mL/min,离子源喷雾电压:4.5kV;毛细管温度:200℃,鞘气流速:40个单位.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在电喷雾电离一级质谱中易得到质子产生正离子,并有部分自发丢失小分子H20的碎片产生.应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得到的二级质谱显示,麻黄生物碱侧链氮原子比较活跃,质谱碰撞容易失去连接在N原子上的取代基团,特征性丢失为CH2、CH4、NH4、NH2等中性碎片.一级、二级质谱图适宜作为麻黄生物碱提取物特征图谱,实验结果可应用于麻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研究,并为麻黄药材有效成分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毛耳草中乌索酸的分离提纯及RP-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醇提凝析法”从黄毛耳草中分离提纯乌索酸,用IR、MS、NMR等技术对乌索酸结构进行了表征.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索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ShieldRP18柱(3.9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V/V);流速为1.0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线性范围:4.5~22.5μg;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8.HPLC测定乌索酸纯度为99.82%,得率为3.65‰.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的特点,可作为控制乌索酸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淫羊藿总黄酮提取工艺对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的含量,HPLC法测淫羊藿苷的含量,通过对提取分离过程中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含量的检测,来确定提取工艺.结果:淫羊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V/W),70%乙醇提取3次,每次0.5 h.聚酰胺对淫羊藿总黄酮的富集能力明显优于大孔树脂DHP-100,DHP-600和D101.结论:聚酰胺分离纯化工艺具有转移率高,成本低的优点,适宜用于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