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真核生物受热击及其他应激作用后能诱导产生HSP。HSP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热击反应有助于搞清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这也是科学家们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随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这一研究进展很快。HSE、HSF和HSP在热击基因转录和调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数字在企业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论述,从本质安全技术性、科学管理的严密性、严格考核的依据性以及成绩效果的量化性等几个方面入手,从设计、施工、生产、管理、考核、效果等几个方面抽出实际生产管理的大量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提出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不能“大概、也许、差不多”,用准确的数据,明确严格的标准,用量化的结果与可分解的目标突出数字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中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深井、超深井井筒内温度场、压力场变化幅度较大。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大幅度变化影响到了钻井液密度场,进而对井控安全产生影响。建立了井筒当量密度场分布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钻井液循环和静止时钻井液当量密度场分布情况,并探讨了井筒温度场压力场对井控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深井、超深井钻井井控过程中,应该考虑井筒温度场、压力场变化对钻井液物性参数的影响;钻井液循环和静止时,实际钻井液井底当量循环密度和当量静止密度低于将钻井液作为地面常数时的当量密度,井控时应该注意适当增大钻井液密度以平衡地层孔隙压力。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环空井底压力的减小带来的溢流、井涌甚至井喷。进行井身结构设计时,可以不考虑温度场与压力场的影响;另外井控事故预防控制需要技术及管理措施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HSE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HSE管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关于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管理理论。它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和危害识别 ,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等四个阶段 ,对其构成的十个要素采用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和全员化的管理模式 ,全员参与和全程监控地采取预防措施 ,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对HSE管理体系的实施计划作了分析,对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了介绍,指出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HSE管理体制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简称。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停留在对项目实施阶段质量、进度、投资的控制和合同、信息管理及各方关系的协调等方面,对工程项目的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重视不足。基于此,分析了工程项目中日常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谈HSE管理体系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小红  张龙  季伟 《科技信息》2009,(7):320-320,276
介绍了HSE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内涵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指导原则和建立HSE管理体系的理念。阐述了HSE管理的建立、推行和发展的过程,分析了目前CNPC实施HSE管理体系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春林  安德存  闫忠 《科技资讯》2007,(13):145-145
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第二电解厂(以下简称分厂)是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的一个二级单位。分厂设有安全环保科,在HSE管理方面,分厂有其独特的方法与方式,很多经验都与外企先进HSE管理经验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列举一些,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炼油装置的多余干气蒸汽转化制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安全清洁环保 ( H SE)的汽、柴油生产 ,提出了利用炼油装置的多余干气制氢向加氢精制装置提供高纯度氢的工艺路线 ,干气经脱烯烃、脱硫、脱氯、蒸汽转化、PSA一系列装置产氢和提纯 ,可年产 492 0吨 99.9%纯氢 ,加上重整氢提纯后可脱除 60万吨 /年汽、柴油中的有机硫 ,减少 5 5 0 8吨 /年的二氧化硫的大气排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