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7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研究3个医药洁净室的气流流型及颗粒物浓度.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模型,通过模拟颗粒物在洁净室的分布,分析合理的污染物散发位置及散发比例.对比参考发尘量下的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差异,根据实测数据确定污染散发量,通过试验不同的单位容积发尘量,计算对应的洁净度,得到与实测数据吻合最好的单位容积发尘量.在单位容积发尘量为1 000pc·(m3·min)-1计算条件下,各房间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数值比较吻合,且经CFD预测的3个房间的洁净度变化趋势与实测一致.  相似文献   
2.
汕头市API指数年变化规律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汕头市全年空气主要污染物指数年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其年变化规律受季节及气象要素影响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与人群活动有较密切关系 .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控制、工业污染源管理和做好垃圾有效处理、主干道定期洒水降尘及绿化固土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根据机电行业材料品种繁多,工艺装备复杂、高速运转设备多,工艺过程复杂、产污环节多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其污染物特别是多项危险废物的产生,可作为对机电行业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活性炭无纺布表面CO2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气流速度条件下,活性炭无纺布能够很好地吸附空气中的CO2,系统的能耗也低;环境温度对活性炭无纺布表面CO2吸附效率的影响不大,但低空气湿度有利于CO2的吸附;在实验条件下,活性炭无纺布表面VOCs的吸附效率与迎风气流中VOCs的体积分数无关,与污染源的种类有关;低气流速度有利于VOCs的吸附;虽然增加吸附层的层数既有利于活性炭无纺布表面的CO2吸附,也有利于VOCs吸附,但实验中当吸附层增加到3层以上时,吸附效率随吸附厚度的增加而提高的效果不再明显,而吸附系统的阻力却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5.
以国外的流行病研究资料、健康统计资料和国内的有关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污染物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依据归宿分析-效应分析-危害分析这条途径,研究了采煤-运输-发电过程产生的气载污染物通过空气、水和食品三种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将煤-电生产整个生命周期排放的气载污染物与人体健康危害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单位质量污染物所引起的残疾调整生命年(D)表示,提出了煤-电气载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定量评价方法.对广东茂名热电厂实例分析表明,在煤-电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由SOx、NOx、Cr6 三种污染物引起的健康危害为总健康危害的90.7%,气载致癌物中Cr6 的健康危害最大,三个不同生产阶段以燃煤发电阶段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6.
对香港公共出租车转换站(TTI)内的污染物扩散和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影响TTI内污染物水平的因素有出租车流、环境条件、人们的活动以及TTI的结构等.对TTI内的悬浮粒子进行了现场监测,通过分析前述因素对悬浮粒子水平的影响,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进行研究.基于所获得的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训练了适用于此类问题的神经网络模型,对该模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文中还对TTI内空气污染物的积聚模式及演变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和实测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TTI内污染物的预测方法是可行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嫩江沿岸采用氧化塘处理污水的特点,为充分利用水环境容量,以流域总量控制的原则为指导,建立了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预测不同流量和不同排污情况下的水质,确定不同流量下给定水质目标的临界距离和允许排污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水-岩体系质量传输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该方法以(地下水)径流途径上任意两点间化学组分及氧化还原状态变化为基础,确立质量传输模型并对其求解,从而揭示一定空间范围内水-岩土之间物质交换的内在过程和数量关系。水-岩土体系质量传输模拟在岩土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岩土化学淋滤、地下水水质的形成与演化及热水成矿等众多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Photocatalytic effect of nature and modified V-bearing rutil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natural rutile TiO2, which displays photocatalysis on degrading halohydrocarbon pollutants, was reported. The rutile contains up to 1.22% V2O5 (weight percent). Substitutions of Ti by V, as well as Fe, Cu and Zn, result in lattice distortions and defects. Grinding, heating and quenching modify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ruffle, and consequently increase its photoactiv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heating and quenching treatments enhance visible-light absorption of ruffle, especially at 1000 and 1100℃. Ground rutile is effective to degrade tetrachloroethylene and trichloroethylene. While, heating at 1000℃, and quenching at 1000 and 1100℃ distinctly improve degradation rate of samples. The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natural rutile have particular capabilities in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especially in degradation of halohydrocarbons.  相似文献   
10.
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阜新新邱露天煤矿排土场附近(于家沟),地下水污染区的水质监测点分类优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研究区内的12眼水井分别采样,进行水质分析,识别出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等主要污染因子;进而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区内的12个监测点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可从于家沟地下水污染区的12个监测点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7、11号监测点进行监测,节省了人力、物力及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