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苦楝果实活性物质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静文  刘立鼎 《江西科学》1997,15(4):227-230
应用生物活性鉴定技术,TLC及化学成分检验法,论证了苦楝果实中含有对植物生长促进的活性性质,并初步证明这些活性物质为极性较大的萜类化合物,笔者将这些活性物质为“苦楝生长素类”。  相似文献   
2.
赤桉叶片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赤桉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在MS 0.8 mg/L BA 0.3 mg/L KT 0.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丛生芽诱导率为35.4%;附加0.8 mg/L BA 0.05 mg/L TDZ 0.1 mg/L NAA的MS培养基能促进赤桉不定芽的诱导,其诱导率达42.9%;暗培养10 d能促进不定芽的分化。当芽长至2~3 cm时,切下生长健壮的芽并接入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和陕西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的比较,介绍了在苹果销售上,陕西省通过采取开辟绿色通道、优化销售环境、规范销售合同、培育专业果品销售市场、建立果业销售信息网络、加强对果农的诚信教育等措施,使陕西苹果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在果蔬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与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热处理在果蔬采后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果蔬气调包装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包装袋内的气体浓度变化及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气体浓度,给出了包装材料的确定方法及不同气调参数下果蔬气调包装贮藏期的预测方法.以黄桃为研究对象,测定了5℃和25℃下自发气调包装的气体浓度变化规律,进行了0℃及体积分数为2%O2、5%CO2初始浓度条件下的主动气调包装贮藏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学模型预测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我国桉树人工林的分布状况,分析了桉树木材、叶、花等的利用现状。并对我国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较合理的投入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短轮伐期桉树林分树冠生长的阶跃函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林分冠幅生长的特点,在现实林分调查的基础上,模拟提出了适合有变点的短轮伐期桉树U6无性系林分冠幅生长阶跃函数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参数,分析了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对树冠与林龄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阶跃函数模型在具有变点的桉树林分树冠生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一般回归拟合模型,可较好地解决分段拟合模型在变点上的不连续问题。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在所有参与模拟的树冠生长的阶跃模型中,以幂函数模型为最优。  相似文献   
8.
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轮伐期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从经济视角科学确定人工林的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短(7a)、中(13a)、长(21a)轮伐期的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Stand volume,SV)、营林成本、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进行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持续增长,7a、13a、21a轮伐期的蓄积量分别为144.95m~3/hm~2、346.97m~3/hm~2、553.69m~3/hm~2。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净现值不断增加,在12a时达到最高值(30 297.61元/hm~2),之后逐渐降低,7a、21a轮伐期的净现值分别为17 239.86元/hm~2、22 008.59元/hm~2。内部收益率在13a开始趋近峰值(53.32%),明显高于7a时的39.29%。【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既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可大幅提升蓄积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探讨不同轮伐期对巨尾桉人工林碳固存的影响,为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确定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轮伐期为短(7a)、中(13a)和长周期(21a)的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轮伐期桉树林分生物量、碳固存、年平均固碳量的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桉树林分碳固存的影响。【结果】巨尾桉人工林的生物量碳随着轮伐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由7a轮伐期的(75.81±5.12)t·C/hm~2增至13a轮伐期的(180.11±19.97)t·C/hm~2以及21a轮伐期的(192.08±16.50)t·C/hm~2,方差分析表明,13a和21a轮伐期的总生物量碳显著高于7a轮伐期,而13a和21a轮伐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巨尾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随轮伐期延长而显著降低,由7a轮伐期的(89.99±0.35)t·C/hm~2、13a轮伐期的(85.42±0.76)t·C/hm~2下降到21a轮伐期的(74.64±0.24)t·C/hm~2。7~13a仍是巨尾桉人工林固碳能力迅速增长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由7a时的10.78t·C/(hm~2·a)迅速提高到13a的19.54t·C/(hm~2·a),增长81%;21a时巨尾桉人工林进入固碳能力下降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降至3.78t·C/(hm~2·a),固碳能力只是13a的19.34%。【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最佳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这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致。  相似文献   
10.
在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独特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环境中不同云计算基础设施类型和云计算产品选择和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以混合云和开源云产品Eucalyptus相结合建设高校云计算平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