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乙苯为选择性溶液,制备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4-乙烯吡啶(PS-b-P4VP)的自组装胶束.通过铜离子与P4VP的络合作用,原位还原获得了胶束负载铜纳米粒子催化体系.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在胶束的核内获得了2~3 nm铜纳米粒子.检验了胶束负载铜纳米粒子催化氧气氧化乙苯的反应,探讨了温度、时间对催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后...  相似文献   
2.
乙苯在Fe_2O_3-K_2O催化剂上的TPD研究表明,新鲜催化剂表面有α和β两种活性位,均具脱氢、脱乙基和裂解活性.乙苯吸附后能脱氢生成苯乙烯和脱乙基生成苯,若预先吸附水亦可脱甲基生成甲苯,新鲜催化剂表面氧化能力较强,脱下的的氢或烷基会立即与表面晶格氧作用生成H_2O和CO_2,并致使催化剂表面被还原产生新的γ活性位.γ位裂解性能较强,但在吸附水后也具有脱氢和脱烷基活性,水对甲苯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α活性位可能是K_2Fe_2O_4相,β和γ位可能是Fe_2O_3和Fe_3O_4(部分还原的氧化铁)相.  相似文献   
3.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Fe_2O_3-K_2O系催化剂的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铈、钼助催的Fe_2O_3-K_2O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使用前后和工业用后卸下的样品作XPS研究,结果表明:用后催化剂中铁以Fe~(2+)和e~(3+)两种价态并存,表面上生成一定量羟基,反应条件下钾和氧化铁发生作用生成新相K_2Fe_2O_4,它也是活性相,表面钾被水蒸汽溶解随物料流动而迁移流失,钾的流失是失活的重要原因,还有结构因素的影响,在催化剂表面铈以CeO_2微晶存在,反应条件下部分被还原,因而增加了晶格氧的活动性和电子传递渠道,通过促进氧转移脱氢而使催化剂脱氢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技术是近几年来广泛应用在确定化合物,特别是对一些结构非常复杂,含不同数目氢原子的碳信号的指认和识别具有简单准确的特点.本文应用这一技术在Ac—80型核磁共振仪上(Bruker),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的摸索并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