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61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1]丁香中的微量元素镍。选择最佳微波消解条件和测定条件,对样品多次测量,回收率为89.6%-110%,样品丁香中镍的含量为1.06μg/g。该方法测定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简单快速等特点,为丁香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公元307年,王弥反晋起义失败后,决心依附匈奴汉国。他和刘渊“深有分契”,尽量利用汉国的名义,其势力逐渐达到“东王青州”的程度。他成为匈奴汉国地方武装势力后,始终以半独立的状态存在。将以王弥为例,寻找汉国地方武装势力的生存过程,并分析其地方统治模式是一件颇为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化学镀Ni-P合金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非晶态Ni-P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晶态Ni-P合金镀层以层片状沉积,表面具有胞状结构.镀层的磷含量及热处理温度对Ni-P合金层的组织结构有影响,同时对非晶态Ni-P合金镀层在不同介质中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聚球藻对镍的富集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环境因素与自身因素对聚球藻富集镍的影响.聚球藻对镍的富集时间在80min可以达到平衡;镍藻质量比最优值为16%~18%,此时富集量达到最大值即饱和吸附范围;pH值是影响富集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条件下随pH值的增加富集量会不断增加,但由于过高pH会导致氢氧化镍生成,因此最佳pH值在9~10;温度和光强是调节富集量的两个因素,温度在35℃、照度在30001x左右是最佳的富集条件;同样条件下,死藻比活藻的富集量略高.  相似文献   
5.
The microscopic phase-field approach is applied to model the early precipitation process of Ni75AlxV25-x alloy. Without any prior assumptions, 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arbitrary morpholog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n atomic scale. By simulating the atomic pictures, and calculating the order parameters and volume fraction of the θ (Ni3V) and γ'(Ni3Al) ordered phases, we study Ni75AlxV25-x alloys with Al composition of 0.05, 0. 053 and 0. 055 (atom fraction). Our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for these alloys, θ and γ' phases precipitat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e of Al content, the amount of γ' phase increases and that of θ phase decreases; the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 of γ' phase transforms from Non-Classical Nucleation and Growth (NCNG) to Congruent Ordering Spinodal Decomposition (CO SD) gradually; otherwise, the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 of θ phase transforms from Congruent Ordering Spinodal Decomposition (CO SD) to Non-Classical Nucleation and Growth (NCNG) mechanism gradually. Both θ and γ' phases have undergone the transition process of mixture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characterized by both NCNG and CO SD mechanisms. No incontinuous transition of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has been found.  相似文献   
6.
蒎烯催化加氢制备顺式蒎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组分的含镍合金粉为原料,制备出多种类型的Raney Ni型催化剂,研究它们在蒎烯催化加氢制备顺式蒎烷反应中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筛选出这两项指标均比较理想的目标催化剂。分析在催化条件下影响蒎烯高压加氢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蒎烯催化加氢制备顺式蒎烷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0℃,反应压力6.0MPa,反应溶剂为正丁醇,原料纯度采用含85%以上α-蒎烯的松节油,催化剂用量为3%。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原料蒎烯转化率可达到100%,产物中顺式蒎烷的含量大于95%。  相似文献   
7.
应用现场椭圆偏振光谱技术并结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镍电极表面Ni(OH)2与NiOOH的相互转化,以均匀膜模型拟合实验数据获得表面膜厚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以光学参量变化速率(Vop)为参数的椭圆偏振光谱方法能直接反映出体系的特征.Vop参量与表面膜厚度的变化率间存在密切关系,Vop反映了电极表面表面膜厚度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TiO2负载Ni、Cu和Ni—Cu合金催化剂中SMSI效应,及其对CO加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载于TiO2上的金属组分与载体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对H2和CO吸附的变化及还原温度的提高;载体TiO2的作用是使CO的吸附出现了线式和桥式吸附态外的卧式吸附态(M…C=O→Tin+),引起CO活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C=O键的断裂而形成表面碳物种;双金属Ni、Cu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均匀的合金相,该活性组分与载体TiO2的共同作用,对CO加氢中C2物种,特别是乙烯的生成有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Ni2+离子在LiNbO3晶体中的占位.采用完全对角化哈密顿矩阵方法,计算了Ni2+:LiNbO3的零场分裂和光谱结构,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一致.研究表明,Ni2+离子占Li+位并且沿C3轴向氧八面体中心移动约0.22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Mg-FE复合微合金化的双相Ni3AL(B)-Cr基金属间化合物熔盐腐蚀和力学性能,发现Mg-RE复合微合金化能降低Ni3Al(B)-Cr在LiCl-KCl熔盐中的阳极电流密度;同时能在不降低Ni3Al(B)-Cr屈服强度的条件下,提高延伸率近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