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RAPD技术和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对福建棘隙吸虫福建株和广东株虫体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和蛋白质等电点测定。结果表明,15个随机引物在两虫株基因组DNA中共获得扩增带182条,二者共有的89条,广东株特有的4条,其共享度为0.978,遗传距离指数为0.022;两虫株的蛋白质经电泳分离均可获得9条区带,其中有7条区带的等电点相同,第Ⅳ,Ⅴ条蛋白区带的等电点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在福建和广东两地流行的福建棘隙吸虫是同一种属。  相似文献   
2.
探索本课题组自主发现的天然抗肿瘤多肽FJ-2945对肝癌细胞Hep3b增殖、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明确其作用机制.通过CCK8与RTCA实验检测FJ-2945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与划痕实验分析FJ-2945对于Hep3b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FJ-2945对Hep3b细胞周期的影响;最后通过qRT-PCR与免疫印迹实验检测FJ-2945对Hep3b细胞增殖、迁移相关因子在转录水平与蛋白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FJ-2945显著抑制Hep3b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并促进Hep3b细胞凋亡.实验组中的Skp2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最终抑制Hep3b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由此说明多肽FJ-2945可以作为潜在的药物,通过靶向Skp2抑制肝癌细胞Hep3b增殖、迁移等过程,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建嗜木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福建嗜木螨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室内自然变温及R.H.大于90%的条件下,此螨一年发生19—2l代,世代重叠,无蛰伏越冬和越夏现象。当日均温21.78℃,卵期为1.49d,幼螨期2.83d,第一若螨期1.49d,第二若螨期2.5d,成螨产卵前期1.4d,世代历期为10.01d。当日均温分别为12.65、15.06和31.45℃时,世代历期分别为37.27d、20.07d和6.54d。福建嗜木螨以两性生殖为主,兼具卵胎生,每雌产卵量平均为542.51粒。此螨是一种外寄生螨,会寄生活体蛴螬2科7种,对控制蛴螬数量有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生活史各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补充了未被报告的蚴虫期,使生活史得以完整;调查并感染实验证实在我国纹沼螺是该吸虫第一中间宿主,18种螺、鱼和蝌蚪充当第二中间宿主(其中6种为新的中间宿主);首次报告本省纹绍螺及家禽自然感染情况;同时找出该吸虫病传播的新途径,为防治本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