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121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data, numerous algorithms have been designed to find functions of novel proteins.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algorithms is currently limited by some funda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1) the low a-priori probability of novel proteins participating in a detailed function; (2) the huge false data present in high-throughput datasets; (3) the incomplete data coverage of functional classes; (4) the abundant but heterogeneous negative samples for training the algorithms; and (5) the lack of detailed functional knowledge for training algorithms. Here, for partially characterized proteins, we suggest an approach to finding their finer functions based on protein interaction sub-networks or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defined in function-specific subspaces.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lessen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by properly defining the prediction range and functionally filtering the noisy data, and thus can efficiently find proteins’ novel functions. For thousands of yeast and human proteins partially characterized, it is able to reliably find their finer functions (e.g., the translational functions) with more than 90% precision. The predicted finer functions are highly valuable both for guiding the follow-up wet-lab validation and for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data for training algorithms to learn other proteins.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TLC5 4 9带串行控制的 8位、4 0MHz单通道模数转换器的设计方法。常用的A D转换器件多数是并行输出 ,应用电路成熟 ,而带串行控制的转换器的设计方法少见。本文提出的串行控制单通道模数转换器设计方法在EDA实验系统上得到了验证 ,对相关电路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InthepastsixyearsChinawasoccupyingthefirstpositionintheamountoffashionmanufactureandexport.Atthesametime,theamountoftextile&fashionproductionaccountsfor 15 %ofGDPandexportamountaccountsfor1/ 4ofGEP .However,Chi nadoesnotplayaleadingroleinglobalfashionindust…  相似文献   
4.
用微弹轰击法将GUS基因导入香蕉茎尖组织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在弹轰击法将外源DNA导入香蕉(Musa,spp)茎尖细胞,以GUS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用X-Gluc浴液对GUS基因表达产物进行组织化学鉴定。样品材料细胞中发现有明显的蓝色斑点,而对照则没有。实验说明用微弹轰击法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香蕉茎尖组织并在其中成功表达,这为香蕉的外源基因导入工作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数字调节器控制算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数字调节器正常运行时各运行状态间的切换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数字微波140Mb/s、16OAM系统,由于选择性衰落造成的码间干扰,一般都采用基带自适应均衡器予以补偿。本文研究了基带横向均衡器和判决反馈均衡器在不同抽头个数时最小相位衰落和非最小相位衰落的均衡能力、并分析了定时相位偏差对均衡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软硬件协同设计成像器稳定装置数字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是应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需求而产生的一项新技术 ,对现有的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有传统设计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简要介绍了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的设计思想 ,并应用此技术设计完成了成像器稳定装置数字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人亲环素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人亲环素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大量表达人亲环素A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的BABL/c小鼠,经细胞融合和筛选,制备特异单克隆抗体。结果和结论;共建立三株稳定分泌抗人CyPA的杂交瘤细胞株,其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均为IgM型,轻链为k。  相似文献   
9.
籼粳交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对籼粳交稻米8个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籼粳杂种中,稻米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主要涉及到种子直接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其中,5个理化品质性状之间以直接效应相关为主,其次为母体效应相关;5个理化品质性状与3个外观品质性状之间只有直接加性、母体加性和母体显性相关;3个外观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主要归因于母体效应。尤其是母体加性效应。在所有的性状对中,仅胶稠度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最近提出的一种基于RSA的按序多重数字签名方案,提出了两种伪造攻击,使得签名者(U1,U2,U3,…,Un)中任一个签名者Ui都可以伪造前面个i-1签名者的多重数字签名,或签名者Ui,Uj(i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