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查明危害呼和浩特地区地膜栽培中番茄的两种病害;番茄角斑病(Pseudomonas corrugota)和番茄溃疡病(Corynebocterium michigamens pv.michigganense)(Smith)Jensen.).国内文献没有见到对前者病害症状的描述.本文所提供的症状可用于诊断这两种细菌病害.  相似文献   
2.
棒状杆菌psl能产生广谱抗真菌活性物质,对其活性物质的抗菌谱、产生条件和部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棒状杆菌psl产生的活性物质pschl对白色念珠菌、丝核菌、镰刀菌等多种真菌均有强烈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选择性。活性物质pschl耐热性好,pH改变对其活性影响较明显,酸性环境有利于其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失活。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钝齿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AS1.542)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条件。结果表明:菌体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用1.Oμg/ml青霉素G处理4小时,再以1000μg/ml蛋清溶菌酶在37℃下处理14小时原生质体形成率达99.0%,在含0.5M蔗糖的高渗完全基上,它的再生率为20.0~50.0%。高渗缓冲液DF比NSM和SMM更适合于原生质体的再生,高渗稳定剂0.5mol/L蔗糖优于0.5mol/LNaCl。用电镜观察了菌体和原生质体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钝齿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AS1.542)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条件。结果表明:菌体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用1.0 μg/ml青霉素G处理4小时,再以1000μg/ml蛋清溶菌酶在37℃下处理14小时原生质体形成率达99.0%,在含0.5M蔗糖的高渗完全基上,它的再生率为20.0~50.0%。高渗缓冲液DF比NSM和SMM更适合于原生质体的再生,高渗稳定剂0.5 mol/L蔗糖优于0.5 mol/L NaCl。用电镜观察了菌体和原生质体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质粒pTZ22为载体,用HindШ限制酶切割谷氨酸棒状杆菌染色体DNA进行克隆。分离到带有亮氨酸操纵子的4.5kb片段。用Southern切口移位分子杂交检测,证明在4.5kb的片段中既包含有leuB基因,而且对leuA基因也表现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虽然对谷氨酸产生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噬菌体已有许多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噬菌体在遗传学上的应用的研究却很少。为寻找适合于谷氨酸产生菌的遗传载体,本实验室从分离出的48株噬菌体中,筛选后得到两株具有转导能力的噬菌体。下文报道其中一株的理化、生物学特性,为已发表的谷氨酸产生菌噬菌体进行比较,提供选择转导噬菌体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51衍生株和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se)1134衍生株的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以及灭活原生质体的科间融合的研究,揭示了细菌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的可能性,同时进行了不同融合方法的分析对比,为今后工业微生物的远缘育种提供了可以选择的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1株棒状杆菌1014中分离到的2个质粒pXZ10145.1和pXZ10142进行了相互关系分析.序列分析显示pXZ10142源自pXZ10145.1.pXZ10145.1包括6个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其中ORF1编码247个氨基酸,经缺失分析是复制酶.在pXZ10145.1上发现1个转座子TN45,转座子上有CMR基因和TNP基因.一对颠倒重复序列IR1a和IR1b位于pXZ10145.1和pXZ10142的交互处,两边是顺向重复序列ATCTAG.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谷氨酸棒杆菌在工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根据其好氧环境下可发酵生产氨基酸,厌氧条件下可积累有机酸的特性,建立了好氧、厌氧两阶段生产氨基酸及有机酸的串联发酵工艺。研究表明:在好氧条件下谷氨酸棒杆菌以80 g/L葡萄糖为碳源生产L-鸟氨酸15 g/L,糖酸转化率为18.75%;好氧发酵结束后收集菌体转入厌氧发酵工艺,以40 g/L葡萄糖为碳源,发酵液中积累乳酸19.58 g/L、乙酸1.34 g/L、丁二酸18.37 g/L,综合糖酸转化率达到98.88%。整个串联发酵工艺的实现,有效地利用了生物质资源、降低了生产能耗、减小了环境污染,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后续利用代谢工程进一步改造谷氨酸棒杆菌,并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氨基酸、有机酸联合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谷氨酸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AK)的结构,筛选可能影响别构抑制剂结合的Pro184位点,对其进行饱和定点突变,成功筛选出突变菌株P184Q.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突变体P184Q的V_(max)比野生型(WT)提高了3倍;n=1.39,低于WT的值(2.6),正协同性下降,同时Km值减小,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大;P184Q最适pH=6.5,最适反应温度为25℃,半衰期为2.8h;P184Q对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解除抑制剂苏氨酸和甲硫氨酸、赖氨酸和甲硫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赖氨酸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