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于无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类基于新锥模型的带线搜索的信赖域算法。利用自适应技术,当试探步不成功时,不需重新求解子问题,而采用Armijo线搜索,以减少计算量。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2.
无心二次曲线位置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心二次曲线(即抛物线)位置的确定目前大多数教科书上和长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志撰写的论文中都是通过探讨方程的系数来实现的,本文由文[1]中所给的方法,借助点到直线的离差给出了另一种确定无心二次曲线位置的方法.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方法可以直接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并且写出其标准方程和画出图形.  相似文献   
3.
利用Hermite多项式逼近法研究使用3次Hermite曲线逼近有理Conic曲线段的方法,推导3次Hermite曲线与Conic曲线段在端点处具有G2连续性、在中点具有G1连续性、保形几何属性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误差函数计算公式,通过多组不同类型的对比试验进一步证明了所述的关于用3次Hermite曲线逼近Conic曲线段有关性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数据安全问题,通过对超混沌加密与圆锥曲线加密算法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超混沌与圆锥曲线的混合加密算法。首先运用两个超混沌系统产生一个无关联性的超混沌序列,然后将明文与超混沌序列执行异或操作实现首次加密,再将加密后的密文作为圆锥曲线加密的明文进行二次加密。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可知,一方面该算法具有密钥空间大、密文统计特性良好、密钥敏感性高的优点;另一方面经过双重加密后的明文与密文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无法通过选择特殊的明文、密文对的办法破解密钥序列,且算法中的非线性运算,能抵御选择明文攻击,可见提高了算法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将用NURBS表示旋转曲面的公式推广到了二次曲面中的非回转面,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二次曲面进行NURBS表示时控制顶点和权因子的计算方法.最后总结出了二次曲面进行NURBS表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6.
讨论自反Banach空间中锥线性优化问题的强对偶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在自反Banach空间中,当原问题的最优值是有限的且约束集C的对偶锥的内部非空时,若存在某个原问题目标函数的水平集是有界的,则强对偶成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典型二次曲线的特点,对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曲线的直接加工提出了一种统一 的插补算法.  相似文献   
8.
In this study, we test the security of a crucial plank in the Principia’s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namely Newton’s path leading to his solution of the famous Inverse Kepler Problem: a body attracted toward an immovable center by a centripetal forc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must move on a conic having a focus in that center. This path begins with his definitions of centripetal and motive force, moves through the second law of motion, then traverses Propositions I, II, and VI, before coming to an end with Propositions XI, XII, XIII and this trio’s first corollary. To test the security of this path, we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far is Newton’s path from being truly rigorous? What would it take to clarify his ambiguous definitions and laws, supply missing details, and close logical gaps? In short, what would it take to make Newton’s route to the Inverse Kepler Problem completely convincing? The answer is very surprising: it takes far less than one might have expected, given that Newton carved this path in 1687.  相似文献   
9.
证明了一个定理及两个推论,给出了解决“给定二次曲线,过实点M0(x0,y0)作弦,使该弦被点M0(x0,y0)平分”的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高等几何中有关调和点组的性质,揭示了中学平面解析几何中一道有关圆锥曲线的错误命题的实质,并给出一个相应的正确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