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9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321篇
系统科学   324篇
丛书文集   157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308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虑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下行链路的功率分配问题,旨在最大化接入系统的次用户数,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在不影响主用户通信的情况下,对次用户进行合理的功率分配,使得系统接入的次用户数最大化.在系统可用功率未得到充分利用时,考虑在接入系统的次用户间对未利用的功率再次进行功率分配,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仿真结果显示:当次用户最小速率为2.5 bit·s~(-1),请求接入系统的次用户数为10时,频谱效率可提升13%.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特点和信息传输与处理特征,提出了利用物理神经网络作为通信信道的观点.在分析了现有通信信道物理模型之后,具体讨论了作为通信信道的神经网络的可能拓朴结构、神经网络学习要点、允许传输信号的模式特征,研究了神经网络信道的传输延时、通信带宽及信噪比,分析了神经网络信道处理多媒体信号的计算潜力,并着重剖析了神经网络信道固有的保密通信特征.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神经网络信道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
对码分多址(CDMA)信号的检测常会遇到使用相同载波频率的系统用户的干扰(信道内干扰),或是遇到使用相近频率的用户的干扰(信道间干扰)。提出了采用两阶段检测器,这个检测器并不复杂,但能消除大部分的信道内干扰和部分的信道间干扰。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制造行业,采取廉价的单片机或MCU接入Internet已成为产生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当今主流的四种嵌入式Internet接入技术进行比较,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实现该方案.  相似文献   
5.
动态帧长ALOHA信令在集群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在集群动通信中,运用动态帧长ALOHA信令技术解决信道共用中停产碰撞问题的原理,并具体介绍了MPT-1327协议的接续原理,特点,信息格式及呼吊建立过程和举例,文中还对动态帧长的算法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6.
本结合宽带城域网的建设,对宽带城域网的网络体系结构、用户信息安全、网络管理作了描述,并以中兴宽带系列产品ZXB10为侧,对具体的业务给出相应的接入模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Bochner-Kaehler流形的CR子流形得到了关于这类子流形的微分几何的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循环码编译码系统的特点。以一个(15,6)循环码为例,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对该系统进行了设计,并使用FPGA对描述电路进行了综合,得到了该系统的顶层电路,最后下载到PLD芯片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等技术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势之一,但这些技术的实现必须以准确的信道估计为前提.本文探讨了适合于TD-S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分析了一种加入阈值信噪比的信道估计算法原理.通过上行链路的模拟仿真表明,该信道估计算法的信道响应更接近理想值,有利于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逐步整合,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人类社会对电信业务从质量到业务种类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接入网作为核心网和用户之间的连接部分,是实现数字化、宽带化和业务综合化的关键,成为当今电信业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