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系统表达的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纳米抗体与人Fc融合蛋白(11C12-Fc)的表达、纯化及抗体性质等的比较分析,比较不同表达系统的特点及其对融合抗体性质的影响;从而为CEA融合纳米抗体在体内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构建两种11C12-Fc表达系统(Pichia pastoris和HEK293)相应的表达载体和菌株,分别进行诱导表达、分离纯化;并对其纯化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等进行初步研究。成功构建了毕赤酵母、HEK293细胞两种CEA纳米抗体融合蛋白(11C12-Fc)表达系统并实现11C12-Fc的胞外分泌表达;通过protein A柱及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和浓度的11C12-Fc样品;通过突变糖基化位点的方式有效去除了毕赤酵母表达11C12的过度糖基化作用;并且其抗体亲和力较突变前未发生明显改变,与HEK293细胞表达的11C12-Fc都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毕赤酵母和HEK293系统均能够表达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11C12-Fc,后续的科研或生产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来合理选择表达系统。为后续的纳米抗体融合蛋白规模化生产、体内诊断与靶向治疗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抗人癌胚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纯CE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小鼠SP2/0-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经2次亚克隆。建立3株稳定分泌抗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应用经纯化的该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结肠癌组织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全部3种抗CEA单克隆抗体对结肠癌亚细胞组分均呈现特异性结合。表明已筛选出适于制作癌胚抗原临床诊断试剂盒所需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腺苷脱氨酶(ADA)在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恶性胸腔积液和1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胸腔积液和血清ADA、CE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和血清组癌胚抗原(CEA)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和血清组水平(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和血清组腺苷脱氨酶(ADA)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和血清组水平(P<0.01);CEA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2%和86.36%,特异性13.64%和94.78%,ADA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中分的阳性率分别为67.95%和6.25%,特异性93.75%和32.05%.结论 胸腔积液和血清ADA、CEA检测对恶性和结核胸腔积液均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检测肿瘤患者CEA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方法应用于血清CEA测定.方法以L9(34)正交设计确定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检测血清CEA的最适实验条件,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测定血清CEA的最适实验条件为:CEA McAb包被质量浓度10mg/L,ABEI-CEAMcAb结合物使用发光强度为1.0×104mV,Hemin浓度为5μmol/L,H2O2质量分数为0.3%.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检测血清CEA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敏感性超过ELISA和RIA方法,且与ELISA和RIA方法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与聚丙烯氯化铵(PAH)以层层堆积(LBL)的形式包被到金纳米棒(AuNRs)的表面,从而替换AuNRs表面具有生物毒性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将癌胚抗原(CEA)的抗体(Ab)交联到AuNRs的表面,研制出一种新的癌胚抗原(CEA)的检测方法.随着CEA与AuNRs表面的Ab发生特异性反应,使AuNRs发生自组装,从而导致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吸收光谱的变化可以实现CEA的定量检测.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不同修饰层结合到AuNRs表面后的变化情况;考察了溶液pH、Ab与CEA的结合时间对响应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0~100ng/mL,检测下限为3.3ng/mL.  相似文献   
6.
肿瘤标志物CEA,CA15-3对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肿瘤标志物CEA,CA15-3在乳腺癌复发转移及疗效判定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血清及乳腺导管液中肿瘤标志物癌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结果 联合检测能更好地预测乳腺病变.结论 联合检测CEA,CA15-3可作为乳腺癌病人一项可靠的监测指标,能更早发现复发转移倾向,可动态观察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EA、TPS对肝转移癌的辅助诊断和术后随访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酶联免疫吸附法(EIA)检测273例原发性肝癌和127例肝转移癌血清CEA、TPS水平.结果肝转移癌组CEA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原发性肝癌组(p<0.01),TPS无显著性差异(p>0.05),CEA、TPS水平和阳性率在不同来源的肝转移癌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PS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EA,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转移癌组AFP浓度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原发性肝癌组(p<0.01).102例肝转移癌治疗后有效果的患者血清CEA和TPS浓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无反应、治疗后再次复发及保守治疗病例在自动出院前与治疗前比较,CEA和TP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CEA与AFP联合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的鉴别诊断,CEA、TPS可以作为肝转移癌效疗观察、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EA对大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46例大肠癌患者血清中CEA。结果 CEA在Duke’s A,B期大肠癌患者的阳性率与在Duke’s C,D期大肠癌患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CEA在大肠癌肝转移组中的阳性率与在大肠癌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组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CEA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CEA值的异常升高,可视为大肠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9.
微囊化转CEA基因细胞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展癌胚抗原(CEA)阳性肿瘤的治疗性疫苗,应用基因工程和静电液滴技术制备出微囊化转CEA基因细胞,经腹腔免疫实验小鼠,再分别应用CEA基因转染的H 2 2 细胞小鼠皮下及腹腔接种,观察微囊化转CEA基因细胞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性杀伤CEA 阳性肿瘤细胞的能力,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和各实验组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微囊化转CEA 基因细胞可以有效抑制CEA阳性肿瘤的生长,诱导小鼠CTL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 ,并能改善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抗体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稳定性高、特异性强以及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等众多优势,而且其能够通过大肠杆菌、酵母等简单微生物大量表达。大肠杆菌周质表达纳米抗体是目前纳米抗体制备主要的方法之一,但是纳米抗体的表达水平还相对较低。以pET22b和pMES4为载体构建了两种重组表达质粒,并且比较了他们在不同宿主菌中表达纳米抗体的情况。结果表明,以pMES4为载体的大肠杆菌能够在周质中可溶性表达纳米抗体,而以pET22b为载体的大肠杆菌表达的纳米抗体无法分泌到周质空间中。随后,通过IPTG浓度优化及5 L发酵罐过程,控制实现了纳米抗体在大肠杆菌周质中的表达量达到308. 32 mg/L。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表达纳米抗体的方法,为纳米抗体的规模化制备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