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戈壁琵甲(鞘翅目:拟步甲科)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壁琵甲2年发生1代,世代不整齐,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成虫4月上旬至9月下旬产卵,卵期为8~12d.幼虫一般为12龄.幼虫期为1~1.5a.越冬幼虫于次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蛹前期为40~45d,蛹期为12~20d.羽化成虫后经280~300d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戈壁琵甲食性杂.不喜光.活动有明显的节律性.成虫具有利用防御腺进行自卫的特性,其防御腺分泌物可成为医学上的天然药物,该幼虫各项营养成分较高,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昆虫资源。  相似文献   
2.
喙尾琵琶甲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喙尾琵琶甲乙醇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喙尾琵琶甲乙醇提取物对5株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初步判断其抑菌效果.结果:喙尾琵琶甲乙醇提取物对5株MRSA的MIC值为0.98~1.95 mg/mL,MBC值为3.9~7.8 mg/mL.结论:喙尾琵琶甲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属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琵琶甲属(Blaps),在云南民间用于一些疑难病症和常见病的治疗,近些年来对它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文章综述了喙尾琵琶甲的分布、生态、化学成分分析和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喙尾琵琶甲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云南琵琶甲中提取甲壳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甲壳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从提取了抗炎活性成分药用昆虫云南琵琶甲(BlapsjapanensisyunnanesisMars.)中分离出甲壳素(chitin),收率为168%,其化学结构经红外光谱和X衍射法表征.甲壳素经过脱乙酰化制备壳聚糖,收率为701%.  相似文献   
5.
以喙尾琵琶甲乙醇提取物对小白鼠灌胃,观察小白鼠死亡情况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其安全性。实验结果证明小白鼠灌胃喙尾琵琶甲乙醇提取物的最大耐受量为500 g(生药)/kg体重,即喙尾琵琶甲乙醇提取物无明显毒性,在常规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将弯齿琵甲(BlapsfemoralisFischer Waldheim)卵分别置于4种温度(恒温30℃,25℃,20℃,室温20~27.5℃)与5种RH水平(0.00%,5.83%,11.66%,17.49%,23.32%)交叉的20种处理组合中,并测定其孵化率.结果表明,在变温20~27.5℃,RH为16.80%(平均)的条件下,卵孵化率最高,为68.3%;在恒温25℃,RH为11.04%(平均)的条件下,卵孵化率较高,为36.7%;RH在5.42%~22.61%间为适湿区,随温度的上升,对最适RH值的要求也上升;变温与恒温对卵的孵化有差异,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的变温可明显提高孵化率.5种恒温(32℃,30℃,28℃,25℃,20℃)处理表明,卵在20~32℃间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均呈直线关系,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0±0.60)℃,有效积温为(146.97±12.31)日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喙尾琵琶甲不同极性组分的抗菌活性,筛选出抗菌活性部位。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得到不同极性的组分,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不同组分对6种临床常见的病原菌的MIC及MBC。结果:乙酸乙酯、丙酮洗脱组分有较好的体外抗菌作用,乙酸乙酯组分活性强于丙酮组分;石油醚、氯仿、甲醇组分对所测菌株没有体外抗菌作用。结论:喙尾琵琶甲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乙酸乙酯组分为体外抗菌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8.
油菜叶露尾甲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3种检验分布型的方法分别检验了油菜叶露尾甲的分布型 ,结果表明 :油菜叶露尾甲卵和幼虫在蒙原小油菜和大黄芥上的空间分布型均呈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应用 Iwao模型中的参数估计了田间调查时的最适抽样数 ,建立了资料代换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