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可溶性淀粉、乳酸、乙醇酸和己内酰胺为原料在氯化亚锡催化下直接缩聚制备得到了淀粉接枝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及淀粉接枝乳酸-乙醇酸-己内酰胺共聚物。用核磁共振(NMR)、差热(DSC)及热重(TG)分析分别对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可生物降解温敏型水凝胶是一类在室温或室温以下为可流动的液体,而在人体温度时(37℃)则转变成凝胶的新型药物控制释放载体材料。采取溶液聚合法,经两步聚合,以聚乙二醇为中间链段,合成了含有对二氧六环酮结构单元的温敏型嵌段共聚物。通过1H-NMR、溶胶-凝胶转变实验手段对共聚物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微结构、共聚物水溶液的溶胶-凝胶转变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该研究获得了释药周期较小的新型可注射温敏型水凝胶,且该体系在降解过程中释放的酸性物质少,有利于保持药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通过微生物和植物方法来生产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阻垢缓蚀剂聚天门冬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天门冬氨酸是新一代可生物降解的绿色阻垢缓蚀剂。本文对聚天门冬氨酸的合成、性能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认为 :间接生产工艺已较成熟 ,直接生产工艺有待发展。  相似文献   
5.
淀粉基缓释肥料的研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淀粉与聚乙烯醇为原料,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制得包膜料液,用此料液给尿素涂膜,制得包膜尿素。并将包膜尿素与未包膜尿素的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此包膜尿素缓释性能良好,且有保水性,抗结块性。此包膜材料具成本低、可生物降解、无环境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可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及降解机理,并介绍了可降解塑料的发展方向,展望了降解塑料,尤其是生物降解塑料的光明前蒂。  相似文献   
7.
可生物降解的耐水性塑料薄膜的研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芭蕉芋淀粉(ST)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在甲醛、明胶、硼砂交联剂的作用下制备耐性性能良好的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薄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取可生物降解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该膜的拉伸强度为15.19-17.97MPa,延伸率为72%-151%,已达到和超过GB4456-84标准,吸水率为36%-61%。  相似文献   
8.
研制和开发可降解农膜是解决白色污染最有效的途径。为研究生物降解农膜的田间降解行为,本文系统考察了在自然条件下全生物降解农膜(PLA-PEG共聚物)在新疆石河子地区棉田的降解性能,利用红外光谱、X线衍射、分子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热重等分析对农膜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铺膜时间的增长,农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分子量呈下降趋势;4个月以后,分子量由5.43×10~4降低到了2.5×10~4;农膜的机械性能几乎完全丧失,在不同的方向上拉伸强度分别由24.70、27.49和31.93 MPa降低到了3.17、7.52和3.76 MPa。在正常自然气候条件下4个月内,农膜在田间能基本保持较好性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基于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 PEI)基因载体的转染效率,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将PEI 600 Da接枝于含有疏水链的生物可降解聚酯上形成系列梳状聚合物,并将之应用于基因载体;利用核磁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与分子量进行了测定,此外,还利用凝胶电泳实验和绿色荧光蛋白实验研究了聚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及其复合物的转染性能。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成功合成了系列低聚物,并对DNA表现出较好的包裹能力;油酸修饰后的低聚物与DNA复合物在质量比为6.4时转染效果与PEI 25 kDa相当。可见,油酸修饰后的脂质体低聚物有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Motivated by adhesive proteins in mussels, strategies using dopamine to modified surface have become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In the present work, we developed a novel and convenient method to modify the biodegradable Fe plates with heparin. Iron was first treated by a facile one-step p H-induced polymerization of dopamine, and then a high density heparin was successfully grafted onto the surface via coupling with polydopamine(PDA) active layer. Heparin immobilization contributed much longer blood clotting coagulation time than the pure Fe sample, and hence reduced the risk of thrombosis. Cell viability tests suggested that the heparin modified Fe plates were more favorable to the proliferation of ECV304 cells. In summary, the heparin modified Fe plates with good anti-thrombus properties and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VSMC cells provide great prospects for biodegradable ir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