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道了刻鳞苔草和美丽苔草为中国地理分布新记录;裂瓜属,竹叶子属,沼兰属为安徽省新分布属;红果类叶升麻,直穗小蘖等34种(包括变种)为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 (Schneid.) Yu et Li]为中国特有分布野生樱属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杂交选育出适合中国栽培的樱花新品种有重要意义。【方法】樱花新品种‘胭脂绯’选自于福建省武平县大禾镇帽布村的尾叶樱桃变异植株,2016—2018年春季嫁接无性繁殖苗木100株。【结果】‘胭脂绯’为选育出的樱花新品种,具有花瓣开展、花色艳丽、花径大、花量多而密集,树形开张的特点,通过观察对比,嫁接苗性状表现一致、稳定。【结论】‘胭脂绯’为观赏价值高的樱花品种之一,在园林和景观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云南栘[木衣]叶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云南栘[木衣]抗氧化功能食品、营养补充剂等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将云南栘[木衣]叶的萃取物再分成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相4部分.用DPPH·法和总还原力法评价云南栘[木衣]叶4个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用DPPH·-HPLC-PDA和总还原力-HPLC-PDA柱前衍生法对云南栘[木衣]叶中的抗氧化成分进行了筛选.结果:云南栘[木衣]叶提取物不同极性分离物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萃取得率高达67.87%,DPPH·半清除体积质量分数为0.079mg/mL,总还原力的芦丁质量分数为(0.199 70±0.000 31)g/g,是云南栘[木衣]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来源.云南栘[木衣]叶提取物中主要有9个抗氧化成分,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萃取物,其中4个为黄酮类化合物.结论:云南栘[木衣]叶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具有抗氧化营养补充剂、功能食品的开发潜力,抗氧化成分筛选结果为云南栘[木衣]抗氧化功能的开发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黑果小檗色素的稳定性。方法:以pH 1,浓度50%的乙醇为溶剂,对该色素在不同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存在的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食品添加剂蔗糖具有护色作用,乳糖、葡萄糖、抗坏血酸、山梨酸和硫代硫酸钠具有减色作用;黑果小檗色素抗氧化能力差,在不同介质条件下保存时,适宜用酸性蒸馏水。结论:黑果小檗色素是一种酸性条件下较稳定的药食兼用色素,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公丁香挥发油化学组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微波预处理-水蒸汽同时蒸馏萃取法所得公丁香(丁香花蕾)挥发油的化学组成,主要含有丁香酚(相对含量62.21%),2-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乙酸酯(相对含量17.7%)和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烯(相对含量15.29%).公丁香挥发油对供试的6种细菌和4种真菌具有相当强的抑菌活性,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25 mL/L,普通变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12.50 mL/L,枯草芽孢杆菌25.00 mL/L;黑曲霉、青霉6.25 mL/L,黄曲霉、酵母菌12.5 mL/L.  相似文献   
6.
经查阅有关小檗属分类的文献及标本,结合多年野外调查采集的资料,初步整理出甘肃小檗属植物41种4变种,并以检索表的形式对其进行了分组和分种鉴定,同时记载了种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4种经验模型在藏川杨光响应研究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分别对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 Schneid)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与比较,探讨了几种模型在藏川杨光响应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对同一种植物光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存在差异,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出的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高于实测值,光饱和点(LSP)远低于实测值;函数模型拟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较为接近实测值;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藏川杨叶片光响应参数均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8.
9.
贵州中草药三颗针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黔产三颗针(Berberis sargentiana Schneid)地上茎干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从三颗针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小檗碱(2),stigmast-9(11)-en-3-ol(3),胡萝卜苷(4),表木栓醇(5),蔗糖(6),槲皮素(7),药根碱(8),巴马汀(9),蒲公英萜醇(10).化合物3—7,10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陕北刺黄柏,又名小黄柏、三颗针,它是小蘖科小蘖属植物毛叶小蘖BerberisbrachypodaMaxim)。我们从其干燥的根中提取出盐酸小蘖科(BerberineHydrochloride),并进行了化学鉴定与红外、紫外光谱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