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小熊猫主食竹类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内大、小熊猫均以鹅热竹(Bashaniaspanostachya)为主要食物.经采取其竹叶。竹笋和不同年龄的竹茎进行微量元素测定,并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对Zn,Cu,Mg,Fe,Ca,Mn,K等7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叶和竹笋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竹茎,尤其是竹叶含量最高,同一年龄竹子在不同季节里和不同年龄竹子在同一季节里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猫儿屎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从木通科猫儿屎(DecaisneafargesiiFranch)中分离鉴定了11种皂甙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其中5种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DecaisosideA、B、C、D、G;另5种化合物为SaponinPG、DipsacosideB、Kalopanax-saponinB、Saponin11、HederasaponinB和saponinPJ3.猫儿屎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小白鼠肉瘤)、Hepa(肝癌)、Ec(艾氏病)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7.80%、41.48%、44.71%,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4.
美汉草(Meehania fargesii Levl)生物量分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阔叶红松林林下早春开花植物美汉草(Meehania fargesii Levl)各个器官生物量分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中,美汉草各器官生物量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5月初~7月初,根生长速率先快后慢,茎叶生长速率先慢后快,7月中旬以后各器官生物量逐渐减少;美汉草有性生殖的生殖分配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较小(4%~6%);根冠比在5~6月不断上升,6~7月迅速下降,7月以后保持稳定;根和茎叶生物量分别与总生物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为了适应阔叶红松林林下的光照变化,在林分郁闭前,能量主要分配给地下部分;林分郁闭后,茎叶生长占主导.美汉草主要以营养繁殖为主,第2年的地下根状茎来自第1年地上茎的繁殖方式及生物量分配策略,可能是美汉草成为林下优势草本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大熊猫社群的动态,由冷箭竹开花前(1978-1983年)有16只大熊猫,到开花后(1984-1989年)曾一度下降为14只,迄今又恢复到16只,境内灾后影响较小,保护对策应是栖息地严防人为破坏和捕猎。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冷箭竹开花之前定点观察,收集外界环境因子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推断,来探讨外界环境条件对冷箭竹开花的影响.认为冷箭竹开花是由竹子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所决定;外界环境因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冷箭竹开花有促进或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7.
秦岭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觅食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利用定量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取食行为,结果显示:其取食行为存在固定的模式,这一模式是在其身体发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到了老年,随着年龄的增大、牙齿的磨损和其他生理机能的衰退,这种模式逐渐解体.总的取食时间可以分为准备时间(38.08%)、间歇时间(5.13%)和吃的时间(56.79%),在取食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大熊猫通过3种途径有效地增加日食量,即提高动作熟练程度、减少准备时间和减少间歇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拐棍竹和冷箭竹已知秆龄竹茎的外观特征和营养叶在各枝上的年发叶数量和着生方式的调查,分析总结出秆龄与主枝上营养叶数量与叶鞘梯数间呈N=x—a+n 或 N-Y/b-a+n 的直线关系,并能以此确定出营养叶不同着生点的秆龄。这对确定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冷箭竹(Bashaniafangiana)无性系繁殖竹笋的种群消长规律;建立了冷箭竹活笋数、死笋数、总发笋数的消长预测模型;找出影响冷箭竹种群消长的主要因素;得出当年生活笋数与一年生成竹数对第2年的成活竹笋数有显著影响,二年生与多年生成竹数对第2年的死笋数有显著影响的结论.了解冷箭竹的种群发展和竹种资源数量是预测对大熊猫承载能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首次对秦岭植物猫儿屎茎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DS58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曲霉属真菌。采用大米培养基对该菌株进行固体发酵,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了8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1)β-谷甾醇;(2)5α,8α-环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5-羟基-2(3H)-苯并呋喃酮;(4)2,5-二羟基苯乙酸乙酯;(5)2,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6)琥珀酸;(7)2,5-二羟基苯乙酸和(8)cannabifolactone A。化合物(3),(4),(8)均首次从真菌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