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本文应用D-D中子发生器作中子源,用铅作伽马射线防护材料,设计出一种水泥生料中子分析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了水泥生料的检测,计算出的CaO、SiO2、Fe2O3和Al2O3质量百分含量精度分别达到0.40%、0.40%、0.50%和0.50%,满足水泥生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钢厂连铸液位监测研制了一种 BGO探头 ,它由一个 D2 5× 2 5 BGO晶体、一支 CR1 1 0光电倍增管和在探头内的电子线路构成。其工作点电压选约 90 0 V,输出脉冲幅度 1 0 V,脉冲宽度 5μs,本底计数 :5 0± 7s- 1 。用 1 .6μs V/h伽马射线照射 ,计数 :45 0± 2 1 s- 1 ,长期工作稳定 ,计数无漂移 ,具有防震、抗磁、耐高温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锗酸铋晶体中子辐照诱导色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锗酸铋晶体进行了两种不同剂量的14.6MeV快中子辐照.利用常规的核探测技术,通过测量其辐照前后 Cs的γ能谱来观察峰总比的变化,研究了辐照诱导色心对于荧光输出和中子剂量对于辐照诱导色本底能谱和137心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锗酸铋(BGO)晶体作为一种优良的无机闪烁体被广泛用于高能物理和γ辐射探测技术中,这必然涉及辐照损伤的问题。该文试图对锗酸铋晶体的辐射损伤形成机理予以描述,对其进行两种不同剂量的14MeV快中子辐照和室温等温时效以及高温退火处理,将辐照前后的BGO闪烁体作为探头,测定其本底谱和^137Cs的γ能谱。通过分析BGO闪烁体的峰总比、能量分辨率及道漂等变化,来揭示BGO快中子辐照损伤的形成和退火回复机制。  相似文献   
5.
用脉冲快热中子活化分析技术(PFTNA)设计开发出一种爆炸物检测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了14 MeV脉冲中子发生器、锗酸铋(BGO,50 mm×50 mm)探测器和4 096道多道分析器.用爆炸物检测装置对爆炸物进行了测量,并讨论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加速电子束及14MeV快中子轰击BGO晶体,通过测辐照前后的γ能谱来研究BGO晶体辐照损伤,通常辐照损可随时间恢复,但大剂量快中子产生的损无法修复,由于BGO晶体常用射线探测器,电子束和快中子是常用的射线源,所以本实验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抑制BGO探测器γ能谱峰位漂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调节光电倍增管的高压和主放大器放大倍数来抑制BGO探测器γ能谱因温度改变而引起的峰位飘移进行了实验研究.用137Cs和60Co做放射源,研究了当主放大器放大倍数一定时,γ能谱峰位和半宽度随高压值的变化关系;当高压值一定时,峰位和半宽度随放大倍数的变化关系;当放大倍数和高压值一定时,γ能谱峰位和半宽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改变光电倍增管的高压和主放大器的倍数都会使峰位值和半宽度发生改变;调节主放大器的高压和主放大器的倍数可以补偿峰位值和半宽度.  相似文献   
8.
用Mohte Carlo 方法模拟~(137)Cs 的0.661MeV 的γ射线在片状BGo 闪烁(?)(21.5×21.5×5mm~3和22.5×22.5×1mm~3)中的能谱,并与实验测量能谱作了此较,对康普顿散射的连续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王殿起  方乾 《山东科学》1994,7(1):41-44
利用BGO作为探测低能γ射线(125I)的探测器;在探测低能β射线时(3H和14C),利用液体闪烁计数技术测定,而用BGO作为光导.在这种假设下,我们设计了β-γ闪烁计数器的实验装置,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脉冲中子发生器对煤中碳元素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应用脉冲快热中子分析技术(PFTNA)代替煤炭行业原来使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不但节约成本,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在线分析,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分析方法,然而因HPGe探头进口价格昂贵且不易维护,而不适合中国使用.采用东北师范大学的特色产品5×108n/s脉冲中子发生器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产的BGO探头开展脉冲中子煤炭工业分析仪的实验研究,对C元素的测量取得了突破,质量分数精度达到0 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