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4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CA-141型汽车运行生产实际,在计划预防方针指导下,借助于可靠性理论、更新理论、优化理论等,建立确定汽车最优维护周期的数学模型.并具体求出CA-141型汽车的最优二级维护周期里程.本文提供方法亦可应用于其它国产和进口汽车最优维护周期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设备诊断专家系统的层次诊断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讨论复杂机电系统故障特征之后,提出了诊断专家系统的层次诊断模型.该模型以对象系统的结构分级为基础,使用作者提出的征兆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和综合信号分析法等三种具体诊断方法,得到了分层适应诊断的层次诊断模型.最后介绍了以层次诊断模型为基础的汽车发动机诊断专家系统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车辆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动悬架系统能使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作安全性同时得到改善,是当前汽车业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也是主动隔振研究中的一个典型对象.介绍和比较了当前国外两种不向类型的液压主动悬架系统,介绍和评价了天棚阻尼器控制、最优控制、H∞控制、预见控制、模糊控制,等主动悬架系统上常用和有发展前途的控制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动车辆驾驶室的低频振动问题,首先建立了底部装有4个隔振器的驾驶室有限元模型,提出采用三个方向的非线性弹簧阻尼单元的方法来等效替代隔振器,并进行约束模态分析.根据模态分析结果,讨论了驾驶室晃动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种减小驾驶室晃动的隔振器设计改进方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液阻型橡胶隔振器进行了设计和静力分析,改善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此外通过调整隔振器的安装位置有效地减轻驾驶室的振动,模态分析结果显示振型频率均有所提高,同时第4阶振型变为驾驶室后壁局部振动.最后,利用有限元仿真,对驾驶室隔振系统进行振动分析,结果表明调整隔振器安装位置后的驾驶室减振系统在低频路面位移激励下垂向振幅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与仿真建立了CFRP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对某商用车白车身驾驶室进行静刚度和动态力学分析,在满足驾驶室车身刚度要求的条件下,选取CFRP复合材料对驾驶室模型进行材料代替,设计了钢/CFRP混合材料结构的驾驶室模型,并以通用有限元软件nastran对其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轻量化后的驾驶室模型的刚度基本保持不变,一阶扭转频率提升了27.3%,同时白车身驾驶室整体质量下降37.9 kg,降幅达到11.3%,轻量化效果显著,CFRP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SEM、EDS等方法研究了钢中成分偏析和硫化物夹杂对610L冷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锰含量较高的610L连铸过程中的易造成成分偏析导致带状组织的产生,带状组织在2.5级以上极易发生冷弯开裂。通过采用电磁搅拌,轧制工艺优化等方式,改善了钢板的性能,带状组织级别控制在2级以下。针对断口处硫化物夹杂的异常偏聚造成了610L大梁钢的冷弯开裂现象,通过改变炼钢成分钙处理和加入适量的Ti元素改变硫化物形态,减少硫化物的危害。有效地解决了试验钢冷弯裂纹开裂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振动疲劳强度角度分析拖拉机驾驶室的结构和受力特点,找出了疲劳强度薄弱的部位,从理论上估算的该部位疲劳寿命与试验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电测应力、振动测试及有限元计算找出驾驶室的薄弱环节,并在振动试验台上进行疲劳试验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用声强测量法分析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内声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声强的矢量性使声强测量在应用时受环境限制少 ,易于确定声源位置、声能流向等 ,已成为噪声源鉴别 ,声功率测定和声场分析的有效手段之一 笔者应用声强测量法对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内声能流和声强分布进行了测量及分析 ,指出了影响该驾驶室内噪声的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认为 ,就样机而言 ,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内的主要噪声源是发动机噪声和驾驶室壁面所辐射的噪声 ;在发动机噪声中 ,排气噪声对驾驶室内噪声的影响相对较大 ;此外 ,驾驶室自身的结构对其内部噪声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有效降低该驾驶室内噪声的措施 ,可为产品的低噪声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模拟拖拉机翻车工况,对驾驶室的安全强度进行动载测试分析,获得主要构件的应力—作用力及位移—作用力的关系曲线,并找出驾驶室的薄弱环节,为驾驶室安全架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