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安徽江淮流域环境考古研究的回顾,全面总结该地区近年来区域环境考古研究取得的成果和新进展。同时对该区环境考古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梳理,指出安徽江淮流域环境考古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思路,即通过多学科、多手段对区域自然沉积地层和考古遗址地层的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环境考古综合集成研究:(1)建立区域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和环境演变序列;(2)通过典型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研究,建立区域考古学文化序列;(3)建立洪水灾变地层标志,提取地层洪水灾变事件信息;(4)探讨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演变的响应机制。研究将为探究安徽江淮流域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轨迹,揭示区域环境演变和古洪水事件对该区人地关系的影响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是编钟制作应用的鼎盛时期,而汉代以后钟乐则在总体上走向了衰落.目前学术界对此历史变化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拟结合对现存实物及画像石等内容及社会背景的考察,来讨论汉代编钟的制作和应用规范问题,从制作技术、音律、配伍组合应用、应用等级规定和礼仪之外的应用等方面揭示汉代钟乐面貌,为探讨礼乐文明在汉代的演进变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GIS支持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 I S技术的发展为考古界纷繁的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近 500 个考古点资料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从系统制作的技术手段到系统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为科研和应用部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摄影测量与三维建模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数字化重建已成为当前考古研究及文物保护的重要途径。由于考古遗址通常占地面积较大而细部结构复杂精细,单一的数据采集手段很难满足建模需要。以广西桂林靖江王陵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影像建模的原理,同时从数据采集的范围、效率入手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与地面拍照两种数据采集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航摄影像与地面照片自动融合的三维数字化重建方法。最后通过与高精度三维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同名点精度检验,分析了获取的模型点云精度。结论表明,该三维建模方法具有全面、快速、高精度的特点,对于考古研究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聚落考古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项全新探索.它的潜力在于能够根据人类栖居形态的特点和变化来观察社会结构的特点与渣变的轨迹。因此.从狩猎采集的游群向国家的渣进.可以从社群栖居方式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结构的发展。在文明和早期国家起源研究中,城市的出现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被广大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所关注。但是由于文献记载的局限,早期城市的发展往往需要靠考古学来了解。而聚落形态研究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观察人类社会如何从自治村落向集中城市发展的过程。从当今国际学界研究的视野和成果.结合中国案例的探讨来介绍这个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可以为我们的聚落形态和城市起源研究提供一个世界性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利用郑州市考古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郑州地区仰韶文化时期遗址文化层厚度的标准化,扣除自然因素,对郑州地区遗址的繁荣程度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时期大河村遗址、古城寨遗址、伏羲台遗址和喂庄遗址、纸房遗址,分别是贾鲁河流域、双洎河流域、伊洛河流域和颍河流域的区域中心;大河村遗址为仰韶文化时期郑州地区的区域中心.  相似文献   
7.
GIS支持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IS技术的发展为考古界纷繁的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近500个考古点资料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从系统制作的技术手段到系统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为科研和应用部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Ethnographic analogy, the use of comparative data from anthropology to inform reconstructions of past human societies, has a troubled history. Archaeologists often express concern about, or outright reject, the practice—and sometimes do so in problematically general terms. This is odd, as (or so I argue) the use of comparative data in archaeology is the same pattern of reasoning a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in biology, which is a well-developed and robust set of inferences which play a central role in discovering the biological past. In pointing out this continuity, I argue that there is no ‘special pleading’ on the part of archaeologists in this regard: biologists must overcome analogous epistemic difficulties in their use of comparative data. I then go on to emphasize the local, empirically tractable ways in which particular ethnographic analogies may be licensed.  相似文献   
9.
与科学史领域的情况类似,女性主义学术在考古学领域的兴起不过30余年的时间,但却对考古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考古学界虽不乏关于性别问题的探讨,但运用“性别考古学”理论和视角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美国学者林嘉琳和孙岩将一批国外学者关于中国考古学的性别研究论文,集编成《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一书,成为“当代中国考古学专著中,第一本讨论性别问题的研究专集”。该书按时代顺序分为新石器时代、商代、周代和汉代四部分,分别从墓葬、聚落、文物、文献等方面,探讨了性别差异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展现了性别视角应用于中国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功。该书中译本的出版,将进一步引起中国考古学界对性别研究的关注,促进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博物学历史悠久、内容繁杂。学界对博物学在历史发展中是否出现过"断裂"进行了广泛的争论。迈尔、法伯及罗杰等科学史家认为,生物学的基本问题没有变化,因此生物学的历史应该是一部连续的历史。另一方面,福柯、阿什沃斯等人从哲学和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博物学经历过若干次断裂,形成不同的阶段。博物学的问题旨趣在不同的阶段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以连续论者迈尔和断裂论者福柯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和评判其主要观点,力图将断裂问题置于编史学的视角下理解。结论认为,"断裂"不是生物学或生物学史问题,而应该看做一个编史学问题。关于"断裂"的讨论有助于拓展博物学史及科学史研究的多元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