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聚乙烯酸(PVA)存在下,锇与铅酸铵和碱性染料(罗丹明B,了基罗丹明B,耐尔蓝)形成离子缔合物,不同碱性染料所形成的缔合物服从比耳定律的浓度范围和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0 ̄1.2μg/25ml和ε570nm=2.62×106L·mol-1·cm-1(罗丹明B体系),0 ̄1.0μg/25ml和ε570nm=2.86×106L·Cm-1(丁基罗丹明B体系);0~1.8μg/25ml和ε585nm=2.81×106L·mol-1·cm-1(耐尔蓝体系)研究了三个显色体系的光度特性和3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方法用于一些催化剂和冶金产品中锇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掺杂磷元素七钼酸铵的热分解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七钼酸铵在氢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实验表明,除了气相色谱流出曲线相应的峰值温度上表现出微小的差别外,掺杂磷元素试样和纯物质在热分解模式上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3.
在酸性溶液中,钒钼杂多酸根与罗丹明6G生成离子缔合物,使罗丹明6G荧光定量淬灭,建立了微量钒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2.5μg/25cm3,操作简便,用于钢样中微量钒的测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氨基甲酸铵的合成及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化学方法 ,自制了CO2 气和NH3 气 ,改装了实验装置 ,选择确定了合适的实验条件 ,合成出了氨基甲酸铵新鲜样品 ,供师生测定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掌握其低真空及平衡压力测定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钼酸铵浸种对鲜食油菜生长、Vc含量及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浸种均能提高油菜整个营养生长阶段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和全氮含量。其中钼酸铵质量浓度为0.5~1.5g/L范围内,油菜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和全氮含量随钼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尤其以钼酸铵质量浓度为1.0~1.5g/L溶液浸种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油菜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6.86%~40.36%,10.00%~24.76%,23.09%~42.89%,11.82%~32.82%,10.60%~18.24%。显著性测验分析表明,质量浓度为1.0g/L和1.5g/L钼酸铵溶液处理油菜种子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质量浓度为2.0g/L钼酸铵溶液处理油菜种子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及全氮含量均低于质量浓度为1.5g/L钼酸铵溶液处理,但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TA)研究了Na_2O改性的A1_2O_3担载的钼酸铵的热分解.实验发现,载体表面的酸碱性对钼酸铵分解的热效应有明显影响.Na_2O担载量低的样品在573~773K温度范围内有强放热效应;当Na_2O担载量适中时,放热效应随载体表面碱性的增强逐渐减弱;而Na_2O担载量高的样品则伴有吸热效应.本文还利用激光拉曼光谱(LRS)对烘干和焙烧Mo/Al_2O_3样品分别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溶剂萃取法从碱浸液中回收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从碱浸液中回收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先将碱浸液除杂,然后利用溶剂萃取方法回收钼的工艺.介绍了除杂和溶剂萃取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研究了相比、时间、pH、温度等对溶剂萃取的影响.实验表明,萃取的最佳条件:相比1.0,时间3 min,pH值2.0~3.5,温度常温(25℃);反萃最佳条件:相比1.0,反萃时间10 min,静置时间30 min.在最佳条件下,萃取率达到了100%,反萃率为99.5%.  相似文献   
8.
添加剂对AN多变晶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热分析的方法对四十余种无机、有机添加剂和几种表面活性剂及水分对硝酸铵(AN)晶型转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添加剂对AN的影响应为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钼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制剂中银杏黄酮含量的新方法.该法是基于银杏黄酮能与钼酸钠反应生成黄色钼酸酯,此物质在266 nm处有最大吸收.吸光度与银杏黄酮浓度之间的关系式为:A=0.017 1C 0.001 4,其中C的浓度范围为4.0~50.0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使用FIA法(Flow Injection Analysis)测定湿法磷酸工艺过程中物料的磷含量。该法是选用钼酸铵和钒酸铵混合液为磷的显色剂,0.48 molL~(-1)盐酸溶液为载流,对磷矿酸解所得的酸解液和萃取过程中萃余液(水相)等溶液中磷的含量,均可用此法测定。其含磷量在0~500mgl~(-1)的范围内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