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微卫星标记方法对蒙古牛2号染色体上的IDVGA2、TGLA44、BM2113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DVGA2、TGLA44、BM2113基因座分别检查出4,4,2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0.6237,0.6854,0.4570;杂合度分别为0.7337,0.7001,0.4174;说明2号染色体上的3个基因座在蒙古牛中有高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是理想的遗传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检测QTL互作的相关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数量性状基因座(QTL)间的互作大量存在,其数量甚至远多于单标记分析所检测到的QTL。以分子标记型代码的复合原则为基础,探讨了单标记定位QTL的相关分析方法在双标记、多标记状态下的统计学性质及遗传学含义,建立了适用于各种作图群体的检测QTL互作的相关分析方法,能够分别用于检测2QTL,3QTL及至4QTL互作和5QTL互作。至此,相关分析方法已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分析体系,能够用于各种作图群体实际的QTL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人β-珠蛋白基因在基因转移中的稳定性与在红系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构建了带单个和多个基因座控制区核心序列的人β-珠蛋白基因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载体AV53HS2△β2Neo和AV53HS432△β2Neo。利用AAV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将两种重组体导入红系细胞(MEL),分析了它们在MEL细胞中的整合与表达。结果表明,AAV载体介导带多个基因座控制区核心序  相似文献   
4.
采用GoldeneyeTM20A试剂盒复合扩增180例重庆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的19个STR基因座。扩增产物经ABl3130序列分析仪进行检测,GeneMapperIDV3.2.1基因分析软件进行基因分析,得到基因分型图。总共检测出182个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介于0.0028~0.4972。19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介于0.6611~0.9111,个体识别率介于O.8114~0.9882,匹配概率介于0.0118~0.1886,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6309~0.9190,累积个人识别率和累积多态信息含量均大于0.9999999999,累积匹配概率为3.7189×10-^24“,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9999964。说明该19个STR基因座具有比较高的多态性,是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所得到的等位基因频率等数据可为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的法医学个人识别、亲子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阿昌族和其他种族和民族的遗传进行距离比较,以对阿昌族的起源进行有益的分析。方法:复合扩增9个STR基因座,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扫描和基因分型。调查阿昌族9个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对阿昌族和其他种族和民族的遗传距离进行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阿昌族与美国黑人、白人和我国其他几个民族遗传距离差异由小到大依次为:藏族(0.0433)→汉族(0.0532)→蒙古族(0.0670)→回族(0.0858)→维吾尔族(0.1075)→白种人(0.1571)→黑种人(0.2542)。结论:表示种族之间差异大于民族之间的差异。阿昌族与藏族、汉族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维吾尔族较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个体牙釉质蛋白基因(Amelogenin)异常时的性别判定.方法:利用chelex-100法提取男性个体血样,分别用Ampf STR Identifile、PowerPlex(R)16 HS、Goldeneyetm 20A和Ampf STR Yfiler Kit试剂盒扩增,AB3130xl基因荧光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Amelogenin基因分型为X,Ampf STR Yfiler Kit试剂盒扩增检测获得了Y-STR分型.结论:男性Amelogenin基因异常时需用其它方法判定性别.  相似文献   
7.
以典型籼粳交(春江06/台中本地1号)双单倍体(DH)群体为材料,经100μmol/L CuSO4溶液对其双亲及DH群体进行处理,考察了DH群体及其双亲的耐铜性,并利用业已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区间分析.共检测到23个QTLs,其中与铜胁迫有关的QTL有7个,分别位于水稻第1,2,3和7染色体上;贡献率最大的QTL为qTGR-2,变异解释率为14.60%,其增效等位基因来自台中本地1号;芽质量的QTL qTSW-1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春江06;余下的几个耐铜胁迫的QTL增效基因均来自台中本地1号.同时,在3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了一个QTL,可显示发芽率受铜胁迫抑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在绵羊1、4、6号染色体上选取13个微卫星基因座,对被测中国美利奴绵羊群体部分毛用性状的表型数据资料按基因型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标记羊毛细度的BM6506、OARDB6基因座不同基因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标记羊毛细度的BM2263、BMS835I、LSTS044、OARAE57、BMS178基因座不同基因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可对羊毛细度进行标记;标记羊毛长度的BMS835和BM6438基因座不同基因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标记羊毛长度的BMS2263、OARDB6、OARCP26、BM143基因座不同基因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这些基因座可对羊毛长度进行标记。  相似文献   
9.
从QTL定位方法以及QTL精细定位和克隆等方面对植物数量性状遗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Identifiler体系在三联体亲权鉴定中的突变现象及特点.方法:使用ABI-3130XL型遗传分析仪对66个肯定亲权关系的案例进行Identifiler体系的STR分型.结果:在66个案例中共出现5次单等位基因突变,父系突变与母系突变比例为4∶1.结论:STR基因座突变现象较为常见.当出现突变时,应加测基因座或增加其他检测方法,以提高鉴定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