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意识形态批评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最重要也是最具活力的电影批评理论,对于揭示由大众文化所负载的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保持着现实的活力。影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批评受益于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阿甘正传》这部既在美国国内又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影片正好是进行意识形态批评的恰当文本。从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对《阿甘正传》进行分析,可知该影片反映了两种意识形态,一是种族问题及和解;二是性别、文化间的冲突与和解。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传唤理论是阿尔都塞研究意识形态现实实现的重要理论成果,对我们科学认识和研究意识形态的现实实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其对主体的界定、对意识形态现实实现的永恒性和物质性、对意识形态误认功能的分析,又客观地局限了理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我们也只有对这些内容进行批判地研究,才能有效地突破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传唤理论的局限性,才能以主体的回归将意识形态的现实实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旨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阿尔都塞首创的结构式"症候阅读法",以及其提出的"多元决定论"的结构矛盾观对我们从另一视角理解和看待马克思主义有着启迪意义,同时,对比系统科学理论视域下的结构分析,可以反观出阿尔都塞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论中在研究重点上偏重共时态的研究、在时间观上反历史主义的倾向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问题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要话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主要体现在试图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属性问题上。早期的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为"理论实践的理论";晚期的他则修正了这一观点,把阶级立场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到底是"理论领域中的阶级斗争"。这一转变与他自1967年开始的自我批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