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PH计和红外光谱研究了空心莲子草对Co(NO3)2的生物吸附特性,发现空心莲子草对Co^2 具有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达到饱和吸附前,其吸附量随Co^2 的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前的PH值及红外光谱表明;在吸附过程中,羟基和氨基起重要作用,Co^2 与生物材料中的氢(可能是羟基氨)发生了交换,且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同时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当前我国林业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森林病害。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化学杀线剂具有环境局限性,研发高效植物源杀灭松材线虫的药剂对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同时降低环境化学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乙醇浸渍提取法制备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等30种植物的提取物,测定其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利用液液萃取法,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有机溶剂对两种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步提取,得到药液的质量浓度梯度为10.000、5.000、2.500、1.250和0.625 g/L,并分别测定其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虫卵悬浮液在25 ℃恒温保湿培养箱内培养,24 h后开始观察,32 h后结束观察。通过镜检统计线虫卵数,并计算相应的线虫卵累计孵化率和孵化抑制率。【结果】采用质量浓度为10 g/L的喜旱莲子草、乌蔹莓乙醇提取物分别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线虫校正死亡率均为 100%。喜旱莲子草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乌蔹莓的水层萃取物中存在主要的杀线活性物质,两种植物萃取物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的半致死剂量(LC50)分别为0.588 8和0.969 3 g/L。在离体虫卵孵化试验中,喜旱莲子草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线虫的卵孵化抑制率最大,为79.77%,其次为乌蔹莓的水层萃取物,为46.51%。【结论】可见,喜旱莲子草和乌蔹莓对松材线虫成虫和虫卵均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杀活性,可作为新型植物杀线虫剂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室静态净化实验,研究了空心莲子草在含Zn2+培养液中对Zn2+的净化效率和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对含Zn2+废水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其富集量为根茎多于叶.随着植株含Zn2+量的升高,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4.
空心莲子草的生殖及入侵特性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2001年在郑州黄河岸边对空心莲子草的生殖和入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的无性繁殖是其入侵的主要方式;六边形或三角形的单元网络空间构型是空心莲子草能够入侵其它生态系统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惠 《河南科学》2011,29(2):159-164
主要研究了喜旱莲子草对光照强度(Light intensity,LI)、植株密度(Plant density,PD)以及两者间交互作用的可塑性响应,探讨了可塑性是否能提高其入侵能力.实验室分别在低、中、高光照强度下人工种植喜旱莲子草,且每个光照强度下又设置3个低、中、高种植密度(每箱分别种植4、8、12株喜旱莲子草)....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合喜旱莲子草及其伴生植物接骨草光合色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本文比较了研磨法和浸提法以及两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结果,并比较了两种植物之间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研究表明,研磨法和APL-754N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更适合叶绿素含量的测定,而浸提法和GBC-91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更适合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接骨草叶绿素卜含量显著高于喜旱莲子草,而叶绿素a/b则相反,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在两种植物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真菌对空心莲子草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心莲子草是一种水、陆两栖的杂草,繁殖速度快,对农作物、果树等植物危害得大,目前能抑杀空心莲子草的化学除草剂效果不理想,需寻找新型有效除草剂.研究中发现,草菇、平菇的部分品种的培养液对空心莲子草有抑杀作用,为研制新型生物除草剂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空心莲子草对硫酸锌的生物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空心莲子草对硫酸锌的生物吸附性。发现空心莲子草对Zm^2 具有较好的吸附容量。在常温下、pH值为7时吸附效果最佳,盐度及Ca^2 、Mg^2 离子对吸附影响不大。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羟基和酰氨基是吸附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9.
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对土壤水分的表型可塑性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生境条件下外来入侵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表型可塑性反应.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株长、茎节长度、总生物量积累在湿生和中生生境中最大;随土壤含水量减少,喜旱莲子草根冠比显著升高,分枝强度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与喜旱莲子草根系生物量投资呈显著负相关,茎、叶生物量投资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的最适宜水分生态位是湿生生境,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其不同表型结构有可能同时对环境选择作出反应,在种群生存与维持、生长、繁殖等功能方面实现种群个体各器官生物量投资的优化配置来适应多样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外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喜旱莲子草已经成为我国的恶性入侵杂草.本文从喜旱莲子草的自身繁殖特性、生理生态适应性、群落内的种间关系、遗传多样性及其防治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同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喜旱莲子草研究的发展方向.大量的研究表明,喜旱莲子草的繁殖特性可能是影响它入侵的主要因子.但在入侵过程中它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是极为多样的,有可能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决定了其入侵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