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给出了一个包含89个B lazar的样本,用O rig in 7.0研究了样本源γ射线流量密度在高态、平均态、态及高态减之间的线性相关.结果显示,它们之间都有较好的线性相关(p<0.01),并且显示出一定的相关强弱的顺序规律.最大值与最大值减最小值差的线性关系最好,相关系数为0.936.最小值与最大值减最小值差的线性相关最弱,相关系数为0.471.对所得结果做了合理的解释,得出了如下结论:B lazarγ射线辐射由多部分构成,各部分有不同的辐射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对其进动的影响,本文对活动星系核中吸积盘驱使黑洞及其喷流进动的模型即盘致进动模型作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在进动周期-绝对星等关系中代入由观测得到的黑洞质量,结果弥散度有所减小;其次,对此模型中黑洞质量与其进动锥角在演化过程中应有的关系做了理论分析并绘出理论曲线,发现它们之间是反相关的;最后,详细考察黑洞质量和进动锥角观测值的实际分布,发现理论曲线与实际数据是相吻合的.所以,盘致进动模型对黑洞进动现象的解释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有关文献收集了天体AO 0235 164的光学B波段的资料,用Jurkevich方法讨论了其周期性,并采用几种方法(离散相关函数(DCF)法,Montel Carlo法,折叠法等)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天体可能存在一个时标为1.56a的周期.  相似文献   
4.
收集目前发表的与活动星系核相关的所有水脉泽源,以及它们各个波段(从射电到X射线)的观测资料.在66个这类星系中,有40个源的观测资料较全,得到的谱能量分布图较好,便于进一步分析.它们的谱能量分布形态相似,最强辐射位于远红外波段(峰值出现在~ 60 μm处).对它们的谱能量分布图进行拟合积分,估计得到它们的热光度.热光度范围从1042到1046 ergs·s-1,且大多数(26/40)为~1044ergs·s-1,平均值为1044.4±0 1 ergs·s-1.对这40个源的子样本,进一步分析其脉泽辐射强度与脉泽寄主星系热光度间的可能的相关.结果显示,虽然弥散比较大,但脉泽辐射随热光度增加趋向于增强.对影响这一相关性的可能因素做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活动星系核的核主导系数与光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篇文献中收集了402个活动星系核(AGN)的有关数据,研究了AGNs样本的核主导系数与核心光度及延展元光度的关系.结果显示:核主导系数与核心光度之间存在强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692,置信度P<10-4,而核主导系数与延展元光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所得结果支持AGN的相对论喷流模型.  相似文献   
6.
水超脉泽辐射光度很大,因此活动星系核被公认为是其唯一的能源,而近来[OIV]发射线被认为可以准确地示踪活动星系核各向同性的强度.为了分析活动星系核和脉泽辐射间的内在联系,对所有发表的水脉泽星系的(OIV]发射线观测资料进行了全面调研和收集.整个脉泽样本和3个恒星形成脉泽的[oIV]线的平均光度分别为10^7.09±0.17和10^-6.55太阳光度.对比脉泽星系和非脉泽星系样本的[OIV]光度,没有发现大的差别.对于同活动星系核成协的脉泽星系,发现它们的[OIV]光度和水脉泽光度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相关,尽管存在较大的弥散.如果活动星系核是脉泽辐射的能量激发源,那么这一相关性为[OIV]发射线可以很好示踪活动星系核强度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远红外亮类星体是极亮红外星系中具有I型活动星系核光谱特征的天体,光学光谱研究表明它们在光学波段的辐射主要由中心活动星系核主导,其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为107~108M☉,且有超爱丁顿吸积率.与光学选类星体相比,远红外亮类星体在远红外波段存在明显的辐射超出,这可能是由其核区周围~1 kpc尺度内的星暴活动(恒星形成率约为几百M☉yr-1)加热尘埃造成.对分子气体进行观测发现远红外亮类星体的宿主星系中存在约109~1010M☉的分子气体,这些分子气体可以为黑洞和核球的增长提供"原料".几乎所有远红外亮类星体都处于富气星系并合的晚期,是极亮红外星系向光学选类星体演化的过渡天体.  相似文献   
8.
以Sambruna选取的52个BL Lac天体为测试样本,对HBLs和LBLs的αx,fx/fr,αox和复合谱指数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子类有不同的特性,支持其具有不同X射线辐射机制的假说.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类星体的发现及主要特征;讨论了类星体的红移,并对类星体无定论的性质以及它与活动星系核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