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综合类   2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平均重力场与深部地壳测深资料估算了龙门山及邻区莫霍面的深度变化,表明龙门山地区正处于莫霍面由东南向西北的陡降带上。均衡重力异常计算结果显示该区为正异常。对航磁异常的向上延拓反映出茂汶杂岩体是“无根”的。此外还应用角度平均径向能谱法反演了该区深部磁性基岩的顶面与底面深度。结果表明,龙门山地区上地壳是由若干块体拼合而成的,川西拗陷带内的磁性界面呈现出向龙门山地腹下插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区调工作成果,把龙门山南段金台山飞来峰划分为上中下三层。并认为金台山飞来峰是一个“多层楼式”的几何结构样式。是龙门山南段逆冲推覆构造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机制是重力滑动和后推挤压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春芳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59-59,169
水分亏缺一直影响着干旱半干旱浅山地区的人工造林.近年来对造林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提高整地质量,通过降低造林密度和拉大行距汇集地表径流,采用壮苗是该地区造林成活、速生的三项基本技术措施.严格实施这三项基本技术措施,是取得人工造林成功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彭灌地区大鱼洞—九甸坪—龙溪滑覆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将其划分为南北两个滑覆体,二者以侧向镶嵌方式相连。北段为滑褶式,由两个呈上叠方式的次级滑覆体组成;南段为滑片式。滑覆体是在挤压推覆构造的后期具松弛性质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下形成的,其来源于映秀—北川断裂东侧地区。滑覆活动于印支晚期至早燕山期。  相似文献   
5.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川西平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四川雅安市芦山县有一个巨大的洞穴,并且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迷醉于探索自然奇景奥秘的我,准备好发电机、攀登工具、绳索软梯、洞穴营地物品等,邀  相似文献   
6.
茂汶断裂耿达—汶川段主要发育于以花岗岩为主的前寒武系彭灌杂岩体中,韧性变形特征十分明显,在龙门山主干断裂带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它是一个由多条断层组成的一个构造应变强化地带,也是一个具多期活动性的破裂带。它是龙门山区发育最早、规模最大的断裂之一。文章还对其形成的构造物理条件和构造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具体实例为媒介,介绍了数控机床同步轴不同步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圳铠 《实验室科学》2015,(1):66-67,71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其设备的普及,传统电镀工业从人工操作阶段进入了自动化控制的时代,使PLC作为核心部件大量应用到龙门线的控制系统中。PLC在提高龙门线工作效率的同时,由于传统的PLC编程方法使得龙门线在走法更改上不具备很好的灵活性与自由度,由此对PLC编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实践性的对策,即利用PLC数据寄存器结合步进程序,在原程序基础上扩展龙门线走法更改的自由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分析、激光微区LA-ICP-MS分析以及锶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探讨川东龙门构造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滩相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区飞仙关组储层主要为亮晶鲕粒灰岩及粉细晶云岩,鲕粒灰岩主要受压实、压溶及胶结充填作用的影响,孔隙度为1%~3%;晶粒云岩由于白云石化和埋藏溶蚀作用发育,孔隙度...  相似文献   
10.
腕足化石壳体结构不同,蕴含的氧、碳同位素信息有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心清  万国江  黄荣贵 《科学通报》1999,44(15):1651-1657
通过对四川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吉维持阶无洞贝科化石2种内壳层氧,碳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发现同一化石2种内壳层由于结构不同,保存程度也稍有不同:纤维层中含有沿纤维晶体长轴方向展布的后期改造显微裂隙充填物,而棱柱层中很少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