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稻在国栽培历史悠久。由于稻谷上裹着天然色素(主要是水溶性花青素),而使稻米呈现各种天然颜色,有乌黑、紫红、红褐、红色、黄色、绿色、咖啡色、褐色等等。色稻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纤维素等。特别是铁和B族维生素含量要比普通大米高得多。  相似文献   
2.
<正>A:在植物的叶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绿叶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索主要吸收蓝紫光。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量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一般呈现绿色。在植物的液泡中,还含有多种色索(常见的如花青素)会影  相似文献   
3.
酸樱桃果实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樱桃果实营养丰富、均衡,含有大量的维生素(VA,VB,VC)和矿物质(K,Ca,Fe),而糖类、脂肪、热量的含量较低;尤其富含花青素、各种花色苷、褪黑激素、槲皮素、异槲皮素和其他有效成分.大量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如调节睡眠、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抗炎、镇痛、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糖、延缓衰老等.因此,对酸樱桃果实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松针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通过比较3种松针及不同溶剂提取的原花青素的得率,选定水提法作为工艺优化的提取方法,其中湿地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50 m in,pH为4.0,料液比为1∶14,该条件下提取湿地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得率为(33.415±0.286)mg/g.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溶剂和提取次数对葡萄籽提取物中总多酚和3种主要酚类化合物提取产率的影响.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0℃,乙醇水溶液80:20(乙醇/水,V/V)提取60 min,连续提取4次.此外,通过香草醛-HCl测定法和Folin Ciocalteu测定法与HPLC相结合,测定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并与酸性丁醇...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葡萄整籽中的原花青素,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及不同因素对原花青素浸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葡萄整籽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泡时间48 h,固液比1∶3,微波作用时间30 min,溶剂浓度40%,占空比30%.当满足上述条件时浸取率高达5.976%.经正交分析可知,在5个影响因素中微波作用时间和溶剂浓度对原花青素浸取率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冀东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黑果枸杞新品种,以诱变选育的5个黑果枸杞品系为试验材料,嫁接在适应性强的本地红枸杞品种宝杞2号砧木上,对黑果枸杞3年生植株的形态性状(树干粗、枝条长度、棘刺长、果柄长和叶面积),产量性状(单株果枝数、单枝结果数、百粒质量、单株产量)和花青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参试的5个黑果...  相似文献   
8.
裴嘉伟  马力耕 《科学通报》2022,(26):3110-3118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大部分作物品种的种子是白色或黄色,而小麦、玉米、水稻等物种中有些品种的种子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的积累表现出红、蓝、黑等颜色.不同于其他作物中天然存在有色种子的品种,蓝粒小麦则是普通小麦与其他物种杂交形成的,染色体来源比较复杂.尽管近几十年间,依赖于MYB-bHLH-WDR复合体的花青素调控机制在玉米、水稻等作物中被发现,但是蓝粒小麦花青素在小麦糊粉层中积累的机制至今并不清楚.本文简要介绍了玉米、水稻、大麦中已发现的花青素合成调控基因以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阐述了小麦蓝粒基因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小麦蓝粒性状有3个公认的基因来源:来源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蓝粒基因Ba1、来源于一粒小麦的蓝粒基因Ba2以及来源于百萨偃麦草的蓝粒基因BaThb,并描述它们在染色体中的已知定位.本文还对控制蓝粒性状可能的基因数量以及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讨论,对蓝粒性状作为分子标记在小麦细胞遗传分析、育种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小麦蓝粒基因的克隆、应用以及种子花青素积累与作物演化和驯化的关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陶毅明 《科学世界》2016,(4):104-105
正A:保健品虽然可能有一定的功效,但其功效往往被过度宣传。首先,我们来说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在皮肤中占很大比重,使皮肤能保持光滑。口服胶原蛋白能否美容,这个问题在《科学世界》2014年第1期中介绍过。简单来说,任何一种蛋白在消化道都会被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和小肽,吸收入血之后再重新合成人  相似文献   
10.
张开慧 《科技信息》2012,(8):226-227
原花青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防止氧自由基引发的疾病,目前由原花青素制成的保健品、化妆品等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原花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和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