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术界开始研究大王岩画以来,对岩画上的人像内涵及代表意义有过各种各样的猜测,但始终没有将其纳入宗教的范畴来进行研究。文章以易学理论对大王岩画人像的性别、内涵进行探索性审读,并参照国内外文化遗址出现的考古文化遗存结合神话史料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两巨人像为盘古开天辟地神像、小人像代表女娲及其所繁衍的人类的观点,最终认为大王岩画在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3月的麻栗坡着实让人不舒服,浓浓的雨雾让人伸手不见五指,冰凉的水汽能深入每一条骨缝。不过这是个看花的好地方,始终盘踞在山腰的云雾为这里的花朵提供了充足的水分。等微风轻轻吹过,雾气暂时散去,就会看到红的,黄的,白的,奶油色的花朵在山脊上摇曳,那就是美丽杜鹃花了。那些花朵或大或小,或含苞待放,或圆满绽放,或似绣球,或如彩灯。更让人惊异的是,有的杜鹃花竟然长得一副百合花的模样,连香味都一模一样。我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麻栗坡县城以东发现的大王岩画的形成年代一直是个谜。有说是中国艺术起源200万年以后的作品;有说为新石器时代之作品,有说是4000年前殷商时期之前之作品……本文以该岩画中极具鲜明特征的阴阳符号"■"与仰韶文化、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及远古抚仙湖水下遗址所见同类符号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大王岩画形成于公元前6000年亦即8000前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文山州麻栗坡县是云南壮族聚居地之一,民族文化氛围浓郁,壮族歌咏文化是其中最具民族特征的艺术样式之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其影响的不断加深,壮族歌咏文化在传承方式上发生了极大变化,导致了传承人的断层、文化主体联系的断层及传统与现代的断层。’  相似文献   
5.
麻栗坡兜兰     
2004年3月,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出喜讯,在保护区内发现了野生的麻栗坡兜兰。这是继硬叶兜兰、小叶兜兰、白花兜兰后,该保护区在实施兰科植物保护工程中发现的又一重要的稀有物种。消息传出,国内外从事兰科植物研究的专家都颇感惊讶,因为关于在广西调查麻栗坡兜兰曾有一段小插曲,  相似文献   
6.
郭跃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2):5248-5253,5269
云南省麻栗坡县某锡钨矿床位于滇东南南温河变质核杂岩矿聚区。在分析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条件。结果表明,该矿床主要受华南褶皱系西南边缘的滇东南坳褶带,越北隆起之北缘,环老君山花岗岩体钨、锡多金属成矿带控制。  相似文献   
7.
富宁史称富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与越南河江省接壤,东部和北部分别与广西百色右江、西林、田林、那坡、靖西五县(区)毗邻,西与文山州的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国道323线、  相似文献   
8.
麻栗坡半蒴苣苔Hemiboea malipoensis Y.H. Tan是最近才得以被描述的、原产自中国云南麻栗坡县的苦苣苔科新种,最近在越南北部河江省(Ha Giang Province)的全坝区(Quan Ba District)也发现了该种。该新记录种的凭证标本保存在越南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所标本馆(HN)和俄罗斯科马罗夫植物研究所(LE)。本文亦同时提供了本种的详细形态描述、彩色图片、物候、生态学、保育现状等信息和目前越南已知的半蒴苣苔属植物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麻栗坡县城以东发现大王岩画以来,岩画上的人像被称为“侬智高留下的身影像”,“傩舞的代表作”或“母系社会的女神像”,这些人像到底具有什么宗教内涵,本文试从易学的角度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并提出大王岩画两巨人画像为盘古阴阳夫妻或伏羲女娲等新说,认为这些宗教神话传说人像,实乃阴阳易学抑或鸡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