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维生素D2酵母深层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周期短 ,易于工业化生产的酵母为实验菌株 ,以糖厂副产物甜菜糖蜜为主要原料 ,通过发酵工程技术细胞内合成麦角甾醇 ,经中波紫外线照射直接转化为维生素D2 酵母。在优化的条件下 ,每克酵母含维生素D2 15 0 0 0国际单位。经毒理实验、临床观察表明 :无毒、无副作用 ,可有效地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相似文献   
2.
从担子菌大白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 Massee)新鲜子实体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各种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5α,8α-桥氧-(22E,24R)-麦角--6,22-二烯-3β-醇(2),(2S,3S,4R,2’R)-2-(2’-羟基二十-碳酰胺基)-三十烷基-1,3,4-三醇(3),腺嘌呤核苷(4),烟酸(5)。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自从1889年Tanret从燕麦麦角菌中分离到麦角甾醇以来,人们开始对麦角甾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麦角甾醇(ergostero 1)又称麦角固醇,大量存在于酵母中,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可用于“可的松”、“黄体酮”等药物的生产。麦角甾醇受9到紫外线照射时可转化为维生素D2,是维生素D2的前身,也是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本文对近十年来麦角甾醇的研究予以综述,旨在为麦角甾醇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冬虫夏草固体发酵粉中以麦角甾醇含量为生物量指标的分析方法:麦角甾醇含量的RP-HPLC检测方法.采用超声和回流等方法处理样品.结果:虫草粉的乙醇提取物中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为53333±603μg/g,总麦角甾醇的含量138146±1896μg/g,HPLC分析采用麦角甾醇标准品外标定量法,线性范围:057~14317μg/mL,直线回归分析方程:Y=1879X-2E-13,R2=1.精密度相对偏差(RSD):0361%.样品中麦角甾醇的含量稳定,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冬虫夏草固体发酵的生物量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红色毛癣菌麦角甾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测定红色毛癣菌中麦角甾醇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过皂化、提取后定量测定.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RP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100 %甲醇,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2 nm,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麦角甾醇的保留时间为8.9 min.麦角甾醇在0.93~29.75 m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添加回收率实验表明,麦角甾醇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8%~96.3%;相对标准偏差为1.8%~3.3%;麦角甾醇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8 mg/L.本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真菌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生物合成麦角甾醇酵母菌株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4株不同种属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培养,研究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并筛选Yeg一14菌株为实验菌。以玉米粉水解液为碳源,尿素(NH2)2CO为氮源,通过两步深层发酵工艺路线,研制麦角甾醇酵母。  相似文献   
7.
中药山芝麻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芝麻Heliicteres angustifolia Linn.根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葫芦素E,小麦黄素,2,6—二甲氧基对醌,乌苏酸,3—O-[β-D-吡喃葡萄糖]—谷甾—5—烯—3β—醇甙和麦角甾醇。  相似文献   
8.
从子囊菌亚门黄盾盘菌(Scutellinia ascoboloides)发酵液中首次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通过光谱学技术确定为:α-甜没药醇(1),pelandjauic acid(2),geranicardic acid(3),(4E,8E)-N-2'-羟基棕榈酰-9-甲基-4,8-sphin-gadienine(4),麦角甾-7,22-二烯-3-酮(5),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6),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7),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8).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2d,p)水平上对6种天然麦角甾醇类化合物分子进行了计算研究,用GIAO方法计算了这些麦角甾醇类化合物1H-和13C-NMR化学位移.计算得到的化学位移与实验值符合的很好.本工作为相关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测定金针菇、茶树菇、平菇、香菇、杏鲍菇、金福菇6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的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6种食用菌的品质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得到3个主成分,解释了试验数据85.02%的变化;聚类分析将6种食用菌根据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分为4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