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麦尔维尔笔下的亚哈船长的评论褒贬不一,其主要原因在于亚哈复杂的个性。亚哈的英勇、执著和不畏艰险为我们树立了硬汉的形象,同时亚哈又有柔情和富于同情心的人性化一面;但最后由于亚哈的偏执,造成了“皮阔德”号覆灭的悲剧,从这一角度来看,他又是一个魔鬼,近似于他的敌手莫比.迪克。剖析亚哈复杂的个性对于解读《白鲸》这部历史巨著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1,(21):45-45
网上上有搭讪学小组.书店里有《魔鬼搭讪学》这样的书,今天还有“魔鬼咨询师”阮琦开展的情人节恋爱培训活动。有兴趣,就都拿来了解了解。无需任何压力。让神奇的心理学成为你的小帮手。  相似文献   
3.
作为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作家,经典短篇小说之一的《献给爱米莉的玫瑚,是美国作家威廉姆·福克纳的扛鼎之作。自出版以来一直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和推崇。学界对该文本的内涵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解读。但仍存在着新的研究空间。本文从“魔鬼情人”原型意象角度解读《献给爱米莉的玫瑰》,探讨爱米莉为了爱情的“玫瑰”而做出怪异凶残行为的深层原因,以表达对南方没落贵族女子爱米莉命运不济和爱情不幸的深切同情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新新人类小学背靠鸡鸣山,左邻阿拉湖。周五放学后,502班的同学们到鸡鸣山捉迷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呼啸山庄》希克厉的复仇形象及复仇心理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3年欧洲的夏天酷暑难当。世界各地的气候似乎都异乎寻常。飓风、洪水、暴雨等异常的气候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本文将对2003年这些“非常”的气候做一次盘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乡族、保安族传统文学中的魔鬼形象的研究,追寻其根源,探讨其魔鬼原型,从而对这两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进行审视与反思,更准确的揭示其生活真实及艺术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8.
《德伯家的苔丝》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从苔丝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出《圣经》对哈代的影响。《圣经》的意旨已深深地渗透在《苔丝》这一作品中。甚至书中的每个主要人物都可以从《圣经》故事中找到原型。可以说,《圣经》在西方文化史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圣经》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9.
魔鬼经济学     
"彻底改变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魔鬼经济学》封面的话诱惑了众多读者的阅读欲望,对这本讨论日常生活中经济学的书,人们都想一探究竟。被行家称为不务正业的奇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利维德,  相似文献   
10.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本身都有一个藏着魔鬼的心灵,他们没有力量去控制它,而只能在诱发事件中不断将其唤醒,服从于恶的一面。但他们在做坏事的时候并没有忘记万能的上帝在注视着自己。本书是以俄国东正教或者说是作者心中的宗教为核心的,他按纯俄罗斯的教会观点给了书中人物一个解救办法——当众忏悔。作者相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得到众人的原谅,才能得到上帝的宽恕。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神学、一种权威审判权力的下放,或者说是上帝思想的大众化,也是实现自身救赎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