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系统科学   152篇
丛书文集   96篇
教育与普及   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62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太空看,地球表面褶皱不平。在美洲,有一条褶皱从美国的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阿根廷的火地岛。另外一条褶皱则起于法国,经欧洲贯穿整个亚洲。地球不是因为其40亿年的高龄而是因为活动太剧烈才变得皱皱巴巴的。如果没有新山脉隆起,那么各个大陆在3亿年内将变成平地并被海水淹没。 德国科学家最近报道说,岩石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一种新的改进隔离型随机N叉树形冲突分解算法,对VSAT随机接入多址接入系统中冲突分解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冲突信息分组分解所需平均时隙数和系统吞吐量的解析式,进一步给出了信息分组冲突分解的实验值。  相似文献   
4.
含铁氨羧螯合树脂配体交换除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D401型氨羧螯合树脂螯合固载铁(Fe^3+),利用水溶液中F^-可与Fe^3+形成稳定配合物性质,实现了配体交换固液分离去除高氟水中的氟.实验研究了该种分离材料在含氟水的除氟性能和条件.结果表明,含氟10-20mg/L左右的水溶液中,除氟率可达99%以上,可使氟含量降至0.05mg/L以下,经测定,树脂对氟的吸附量可达2.7mg F^-/gR,水中常见共存离子对氟离子的吸附无影响,表现出树脂除氟过程的高度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射流切割工艺要求,设计的相控式增压泵控制系统是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切割头自动高度调节系统,叙述了加工时水射流切割速度的确定方法。相控式增压泵以恒压变量泵作为动力源,使用压缩空气推回活塞,简化了增压泵机械和控制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6.
张丽 《科技咨询导报》2008,(18):132-133
以美国历史上人种之间冲突,女权运动等为鉴,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民族之间文化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协商理论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协商问题的研究,特别对其与经济理论的联系作了一个简要的说明,重点按照公理形式探讨了协商理论的发展及其成果,并对协商问题在多人情形下的推广和关于协商问题风险性分析等都作了一些介绍。本文还对策略形式探索协商理论的主要发展“轮廓”作了描述。对有关协商理论各分支的研究现状和动态亦作了些评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半挂车纵向通过性的分析与计算,提出合理选择半挂车侧面防护拦离地高度的方法,并对GB11567-94标准中有关规定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美国大学科研的发展,是在其内部自身运行规律和外部运行环境共同作用下进行的,传授真理与发现真理,发现真理与运用真理的两大价值冲突贯穿于美国大学科研发展的始终。它既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制度以及经济现实的制约。美国人的实用主义观念以及美国大学自治原则下自由探索真理的职责相互作用,推动美国大学科研的良性发展。这并不是说美国政府对美国大学科研完全放任不管,相反它们总是在适宜的时候因势利导,推动美国大学科研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讲,美国“知识经济”的出现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