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金太善 《科学之友》2009,(11):53-55
本文主要论述了对高句丽王陵的考究,包括高句丽王陵分布、高句丽王陵的形制特征、高句丽王陵的礼制特征。  相似文献   
3.
4.
章迪禹 《世界知识》2012,(11):56-58
以怀柔安抚为核心手段的做法会激发周边小国的机会主义。防御性的对外政策稳定了周边局势,但也纵容了小国对中国边境的袭扰。中国历史漫长久远,周边局势复杂多样,但就中央王朝以强者姿态来处理与周边小国关系而言,双方的互  相似文献   
5.
高句丽古墓壁画是我国古代高句丽民族留下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探寻高句丽壁画的艺术风貌和艺术特征,对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句丽起源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秽貊(或者貊)说“、“夫余说“、“高夷说“、“炎帝族系说“、“商人说“、“高夷-貊部说“以及“多元说“等七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虽然这七种观点互有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承认高句丽是起源于中国境内的古老民族,这对研究高句丽民族及其国家的历史等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句丽国家的社会性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经过多年的争论,逐渐形成了五种代表性观点。同时在每一种观点中,学者们的看法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8.
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远征高句丽,路过邺城时曾专门前往曹操墓祭奠,并亲自写下祭文一篇。这是历史有记载的对曹操墓最后一次高规格盛大祭奠。在祭文中,李世民肯定了曹操的雄才伟略,“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相似文献   
9.
高句丽王国历史上存在705年,雄踞今我国东北和朝鲜平壤一带,共任28位国王,王陵均在都城附近。高句丽王陵是统治者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修建的规模巨大的陵墓,以所谓"陵寝"作为推崇皇权和加强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透过高句丽王陵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原陵墓风俗与高句丽王陵文化的关系,有助于对高句丽王国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1990年9月,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出现了一个新成果,这就是李殿福、孙王良两位先生台著的朝文《高句丽简史》在汉城的公开出版,出版者为韩国三省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