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现代篮球特点,对人体骨骼肌进行生理学分析,为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吉永华 《科学通报》1997,42(9):976-980
前文曾报道从东亚钳蝎毒中纯化了一个新型骨骼肌Ryanodine受体激动肽(BmK AS).本工作将进一步报道该活性肽的完整氨基酸序列.由它的序列(共66个残基)计算出的最小分子量为7698u与经电喷雾质子光谱测定的7696.26u值基本吻合.其分子结构与同一蝎毒中已知的各类Na~ 通道配体间的同源性较差.但与一种独特的非洲蝎所产抗昆虫毒素(AaH IT),同属Na~ 通道配体间却存在着>80%的相似性.1 材料与方法BamK AS的纯化参照文献进行.分别用SDS-PAGE电泳法和电喷雾质子光谱仪鉴定纯化样品的纯度和分子量.  相似文献   
3.
这项研究借助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猪骨形态发生蛋白对小鼠骨骼肌增殖分化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猪骨形态发生蛋白可体外诱导新生鼠骨骼成骨,但对成年鼠骨骼肌无诱导作用;RPMI-1640培养基可使软骨细胞表型得以充分表达;建立的实验模型对鉴定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有一定实用价值。此外,在体外诱导肌组织成骨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其它学者未曾报道过的软骨溶解期。  相似文献   
4.
疲劳是人或动物对体力训练失去反应能力.内环境发生紊乱的具体表现,本文阐述了引起疲劳的几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研究紫色甘薯醇提物对蛙骨骼肌收缩舒张的影响,筛选出蛙骨骼肌收缩曲线共性因子作为骨骼肌研究抗疲劳指标,为蛙骨骼肌作为初步检测抗疲劳物方法提供依据。将蛙神经-腓肠肌标本连接到张力换能器,刺激神经干,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相应的曲线。统计骨骼肌收缩曲线上TFmax50、Tmax、△T、STI、DTI、DTI50、DTI90、+d T/dtmax、-d T/dtmax、t-d T/dtmax,并做因子分析。设计小鼠体内实验,对蛙骨骼肌检测紫色甘薯醇提物抗疲劳效应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因子分析提取5个因子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0.22%,较好地代替原始10个指标来评价紫色甘薯醇提物对蛙骨骼抗疲劳效应。因子1(DTI50、DTI90、TFmax50)可初步认定为综合因子,主要表现的是骨骼肌舒张持续时间。DTI50、DTI90、TFmax50在蛙骨骼实验组与空白组之间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紫色甘薯醇提物对蛙骨骼具有抗疲劳效应,与小鼠体内实验结论一致。因此,DTI50、DTI90、TFmax50能很好地反应紫色甘薯醇提物对蛙骨骼抗疲劳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磷酸肌醇磷酸酶肌管相关蛋白14(MTMR14)在骨骼肌发生中的作用,通过组织切片和细胞培养技术研究了MTMR14敲除对骨骼肌的组织结构、成肌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TMR14敲除小鼠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结构较同窝野生型小鼠产生了明显变化,MTMR14敲除小鼠的成肌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成肌小管过程较野生型显著加快.MTMR14基因敲除后小鼠肌管细胞中平均细胞核数显著增加.故MTMR14基因缺失/敲除导致骨骼肌组织结构异常,干扰了骨骼肌肌肉发生过程中的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7.
骨骼肌收缩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原理尚未有效揭示清楚,本文从神经元触发的动作电位入手,针对骨骼肌微观的激活与收缩过程,利用统计力学方法分析分子马达集体运行机制,建立动作电位与肌小节收缩力之间动态关系;并结合肌小节串并联特征从微观到宏观构建骨骼肌力学模型,该模型揭示了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原理,反映了骨骼肌从激活到收缩整个过程的动态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动作电位频率的增加,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先线性上升并逐渐趋于饱和,主动收缩力出现融合并跟随钙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当动作电位处于最大频率时肌肉强直收缩;在定负载情况下,收缩速度和输出功率随频率的变化趋势与收缩力类似,但在负载力逐渐增大时,收缩速度会逐渐减小,而功率在某一负载下存在最大值.上述特性与骨骼肌力学实验研究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该理论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真核细胞翻译延长因子1-α2 (eEF1A2)缺失对小鼠骨骼肌的含量和组成的改变。方法 12月龄的eef1a2fl/fl;CreERT2+小鼠(iHBKO)及其对照eef1a2fl/fl;CreERT2-小鼠(Control)分别连续3 d腹腔注射30 mg/kg他莫昔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小鼠骨骼肌eEF1A2敲除效率,利用HE染色检测小鼠骨骼肌形态,qRT-PCR检测小鼠骨骼肌主要纤维类型标志物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iHBKO小鼠骨骼肌实现了eEF1A2的高效敲除。敲除小鼠腓肠肌脏器系数下降,但腓肠肌形态及横截面积无明显变化。eEF1A2基因敲除还导致快肌腓肠肌和趾长伸肌中慢肌标志物肌球蛋白重链7(myosin heavy chain 7,Myh7)表达明显升高,快肌标志物肌球蛋白重链4(myosin heavy chain 4,Myh4)明显降低,而慢肌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的Myh4和Myh7显著降低。结论 eEF1A2...  相似文献   
9.
周明华 《科学通报》1994,39(12):1141-1141
神经元的存活对靶组织的依赖性虽然随年龄而改变,但这种依赖关系从胚胎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后.一些实验证明,切断躯体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就会引起运动神经元尼氏体的溶解,并发生生物化学及电生理的改变.但是,如果切断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同时,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处理切断纤维的近侧端,则可防止节细胞尼氏体的溶解.这些资料说明,轴突切断而引起的神经细胞的退变反应,可能是神经诱向因子供应受到障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是一类促进细胞生长,具有胰岛素样代谢效应的因子,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分析了近年来关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运动、常氧运动、低氧运动不同应激下的变化情况的文献资料。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对于IGF-I与低氧训练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提供低氧训练的评定指标,为低氧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