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郑畅 《科技信息》2009,(25):I0173-I0173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运用文体学这一文本分析工具可以对小说的文本表征进行研究,从而展现这位伟大作家极具特色的语言的美感特征,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作家使用某种语言手段的意图是在于表达更加丰富的语境意义。文字和意义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2.
江歌  刘婧 《科技信息》2011,(2):184-185
国内外对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本人认为这些研究都是比较琐碎、不系统、不全面。本文将利用比较法对杰克.伦敦与马丁.伊登的成长经历进行解析对比,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我们把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的成长经历和过程进行对比的时候,我们发现杰克·伦敦把他对人生、社会的体验与感受通过马丁.伊登告诉了世人。经过作者在本文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杰克·伦敦的思想与性格影响了他的作品,也影响了马丁·伊登;反过来说,马丁·伊登也影响了杰克.伦敦;也验证了人们所说的人文科学世界那种理想性的"文如其人"与"人如其文"的丰富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3.
1.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  相似文献   
4.
运用权势关系理论及其相对性和动态性,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解读了小说《马丁·伊登》中集中体现的权势关系,包括职业、地位、素养、接触和情感等造成的权势关系,以及其中人物为改变在权势关系中所处劣势达到交际顺畅所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杰克.伦敦的自传体"成长小说"《马丁·伊登》中的存在主义倾向,认为小说体现了自由选择而又介入幻灭的"美国梦"的破灭,反映人的严酷的生存斗争和人类在工业文明下的"异化"存在。存在主义坦然说人是痛苦的,现实的东西绝不是美的,而杰克.伦敦直面人生,从不忌讳探讨死亡的主题,其小说如果是可怕的,那是因为人生是可怕的。  相似文献   
6.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自传性小说。杰克·伦敦是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传奇性人物。他的分裂自我主要体现在自卑情结和自恋情结的冲突,由于私生子的身份而加深了的恋母情结,因为多种哲学观念的影响而导致的思想分裂这三个方面。这些特征在马丁·伊登身上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7.
马丁·伊登:杰克·伦敦超人思想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崇拜超人,且自称为超人.其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以自然主义的笔触真实地塑造了超人的形象,生动刻画了超人的个性.主人公马丁·伊登完美的体现了伦敦的超人思想,是作家本人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马丁·伊登的两次心理裂变入手来解读马丁·伊登从狂热的追求到空虚的绝望直至结束生命的心路历程。从而以历史之教训提示我们在翻越现代化门槛的今天,如何注重物质发展与精神文明提升的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9.
女性是值得人类共同关注的群体。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对《马丁·伊登》中的女主人公露丝进行另一种角度的评析,试图体现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以及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