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明出版家胡文焕多才多艺,不仅刻书宏富,而且雅志著述。其韵文创作,今不见结集,现存诗39题53首,词18首,散曲小令63首、套数18篇。胡文焕韵文多愁善感,丰富细腻。然而取材视野不广,局限于个人生活经历,其文学风格深受刻书、藏书经历和性格个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古音略例》是明代杨慎为了更好地考定古音音读而作的分析古韵韵例的著作。它列举了先秦、两汉散文中的少数典型韵例,考察分析了《诗经》等韵文中的特殊韵例,纠正了前人对某些韵例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古典文学的主将,诗歌不可避免地对其他文体产生渗透和辐射,以至于古典小说的行文中也穿插有诗词韵语,散韵结合的语言模式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大特色。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中融入的韵文形式明显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少量到常见,由随意到规范的过程,并在不同时期演变出诸多形态。古典小说中的诗词韵语在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故事环境、推动故事情节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文学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羊春秋《迎旭轩韵文辑存》是一朵馥郁明时的奇葩。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耐人寻味的当首推咏史诗。它以韵文的形式、史论的笔法,对历代人物事件作了全新的评判,主要表现为:驱除世俗尘埃,透视帝王本质;基于人民立场,评说千秋功罪;着眼社会现实,总结历史经验。因而它既是对传统韵文的继承发展,又是对当代文坛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山海经·山经》二千多年来备受争论的根源不在于它记载了诸多的神怪,而在于其荒诞与真实相结合的特点.让人难以断定其性质。《山经》这一特点的形成,是因为它的底本为社稷祭词。如果将《山经》文本还原到社稷祭祀的语境之中来理解,一切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山经》的叙事格局以及它大量的韵文痕迹,都充分显示了它是一部来源于社稷韵文祭词的文本。  相似文献   
6.
语法研究和修辞研究都把叠字视为重要课题之一。古代韵文叠字运用极为广泛,而且形成了有别于散文的特点。从一般叠字、三字相叠和特殊叠字这三个方面对古代韵文的叠字运用进行分析,这对修辞研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当代汉语音韵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与方言研究相结合。文章以明代竞陵派代表钟惺、谭元春的韵文为研究对象,运用韵文用韵研究法,以《广韵》音系及明代通语韵系做参照系,联系现代天门方言,分析出明代天门方音的如下特点:“in、δn”与“iη、eη”不分;“i”与“ι、ι有分离趋势;入声韵尾处于数而合一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江永女书的传人分自然传人和培养的传人。女书作品的载体包括纸张、扇子、手帕等,它的层次包括原创、转写和记录。女书作品类型包括日常事务、交往信件、历史事实、文学艺术。文体主要是韵文,有押调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9.
《老子》是承载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历来传本众多、复杂,而新出土的简帛文献为我们进一步整理、阐释和利用《老子》的文本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材料保证,其中就包括对《老子》的韵读材料进行重新的辩证。清代江有诰的《老子韵读》是古音研究的主要著作之一,对它的研究、辩证能够为古音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依据,而利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对其进行对勘则可以发现并纠正江氏的某些疏失;此外,对"韵例"的概括和科学认识也可以对相关材料的整理起到删繁就简的作用,使得《老子》的韵读情况更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0.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诗词韵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6月,是在贵州师范大学学院古代学重点学科基础上组建的专业研究机构,现有副教授以上职称6人,其中教授3人,获硕士以上学位9人,其中博士4人。该所业已形成以诗词韵研究为主导的学术趋向,发表了有关诗词韵研究的学术专10余部、论100余篇,主持省部级社科研究课题3项,获省级学术奖励6项,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